當看台成為贛鄱文明的鮮活展台

9月27日,贛超聯賽八強賽第二回合,贛州隊將在主場迎戰南昌隊。與綠茵場上的精彩比賽一樣值得期待的,是無數球迷一起參與表達的看台文化。贛超的看台,正成為一面映照贛鄱文明的鏡子,一處凝聚城市精神的磁場,一場流動的江西文化盛宴。
看台的文化表達,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扎進地域根脈的“鮮活梗”。第一回合南昌和贛州球迷如此友好互動:“豫章宋城手拉手,贛風煜煜情悠悠”“滕王閣迎章貢水,贛江歡歌接遠親”——球迷打出的橫幅裡,藏著江西的千年文脈。豫章的古意、宋城的底蘊﹔滕王閣的雄姿、章貢水的悠遠……這些曾躺在典籍裡的符號,借著足球的熱度,變成了看台上火熱的共鳴。當郁孤台的記憶與鄱陽湖的風光在助威聲中“相遇”,當潯陽樓的壯闊與仙女湖的柔美在看台上“對話”,贛超的看台不只是單純的觀賽空間,而是一場無邊界的“江西文化展”,讓本土球迷在吶喊中觸摸家鄉的魂,也讓外來者在驚嘆中讀懂江西的美。
“登場皆英雄”。同氣連枝的精神傳承,將紅色基因與體育激情揉成了最動人的篇章。南昌是“打響第一槍”的英雄城,贛州是長征出發的紅色故地,當《第一聲槍響》的情景舞蹈在江西省奧體中心拉開帷幕,當看台上5萬名球迷齊唱《團結就是力量》震徹夜空,足球賽的開場變成了紅色記憶的課堂。沒有生硬的說教,隻有舞蹈裡的崢嶸歲月、歌聲裡的家國情懷,讓“紅色故地心連心”的內核從橫幅上走下來,變成了全場球迷共振的情感脈動。
九江主場的《長江之歌》舞出了江河壯闊,萬人齊揮的五星紅旗映紅了潯城夜空﹔新余球迷齊唱的《劍指榮光》,則把熱血與忠誠釀成了最硬核的助威。這些場景一再証明,贛超的看台不僅能點燃競技的激情,更能讓紅色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火”起來,讓江西的精神底色在歡呼中愈發鮮明。
更難得的是,這方看台還成了打破地域壁壘、聯結情感的紐帶。“老表來串門,越走越親近”,一句朴實的話,道破了贛超的深層價值。它以足球為針,將江西各城的精神特質縫在了一起,讓上饒的“吳音媚好”與撫州的“臨川四夢”相遇,讓“莫道宜春遠”與“景瓷天下傳”相融。跨省球迷的到來,更讓這份聯結突破了省界。湖南省長沙市足協副主席期盼“借足球打開湘贛文旅交流”,這不僅是對贛超競技水平的認可,更是對江西“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待客之道的呼應。當湖南、廣東、湖北的球迷與江西老表並肩吶喊,贛超的看台刷新了主場的定義,變成了區域文化交流的會客廳。
有人說,看台是賽事的“第二賽場”。於贛超而言,這方“第二賽場”讓足球從綠茵場延伸到文化場,讓一場地方聯賽變成了展現江西文化自信的窗口。在這裡,每一次吶喊都是對家鄉的禮贊,每一個節目都是對文化的傳承,每一次握手都是對情誼的見証。當全國球迷透過贛超的看台,看到江西老表的拼搏與熱情,感受到贛鄱大地的歷史與溫度,這方看台,恰是一張閃亮的江西文化名片。
贛超的精彩,不止在綠茵場上的攻防﹔贛超的價值,更在看台之上的文化與精神。這方看台証明:當體育賽事扎根於地域文化的土壤,聯結起人們的情感與記憶,便能爆發出超越競技本身的生命力,成為一座城市、一個省份生動的精神坐標。(吳志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