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宜春市人大制定實施特色鮮明的地方性法規

以立法剛性守護用水安全

本報記者 周 歡
2025年10月09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站在江西省宜春市四方井水庫堤壩上,隻見水面波光粼粼,沿岸綠樹成蔭,不時有白鷺掠過。“看到現在水庫的水質穩定達標,說不出的安心。”四方井水庫管理員老陳感慨,“還是多虧了那部法規的施行。”

  老陳提到的法規,是宜春市人大在2024年制定的《宜春市四方井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23年11月起,四方井水庫正式向宜春市中心城區供水,日均供水量約20萬噸,中心城區65萬市民喝上了家門口的放心水。

  如何守護好這一池清水,避免市民飲用水水源污染?面對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宜春市人大積極回應,將制定水源地管控保護條例列為2024年立法計劃項目,以“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立法的剛性守護中心城區的“大水缸”。

  6個月時間裡,宜春市人大多次開展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收集周邊群眾和社會公眾意見建議400余條,針對可能存在的農業面源污染、周邊居民生產生活污染、水面活動污染、庫區水域執法等問題,提出了明確禁止行為、加強污染防治、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與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等具體解決辦法,充分體現地方特色和問題導向,讓水源保護更加精准有力。今年1月1日,該法規已正式生效。

  “我們絕不能‘一立了之’。”宜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蔡勇說,“人大監督必須跟上,才能確保法規落到實處。”為推動法規真正從“紙面”落到“地面”,今年宜春市人大常委會再出“硬招”——出台關於加強地方性法規貫徹實施的督辦辦法,聚焦法規的學習、宣傳、立法后評估以及法規實施的監督,採取執法檢查、專題詢問、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等“組合拳”,進行常態化、閉環式監督,進一步激活地方性法規的生命力。

  一次執法中,四方井水庫聯合執法隊對四方井水庫周邊發現的違法垂釣行為開出了首張罰單,這正是《條例》從“紙上條文”轉變為“現實約束”的體現。在宜春市樟樹市洋湖鄉東閣村,樟樹市人大參與的聯合監督推動贛江堤堰內千余畝原本種植草皮的耕地得以順利復耕,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和生態底線。

  從保護地熱水資源到飲用水水源保護,從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到文明行為促進……自2015年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宜春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緊扣當地高質量發展實際,緊貼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期盼,緊跟城市治理現代化需求,扎實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已制定實施10部特色鮮明的地方性法規。

(責編:鄒玢琦、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