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以黨建引領中醫藥產業鏈發展
江西省宜春市依托樟樹中醫藥產業集群,創新推行“組織建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服務做在鏈上”的產業鏈黨建模式,推動中醫藥產業在種植規范化、炮制現代化、流通網絡化和康養融合化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面對產業鏈條長、主體分散等挑戰,宜春市構建“1+1+4+N”組織體系,在產業鏈黨委統籌下,設立藥材種植、加工炮制、流通銷售、文旅康養4個端口黨委,聯動N個鏈上企業黨組織,以“鏈主企業帶建、上下游聯建”模式推動黨組織向全鏈延伸。目前鏈上已建立黨組織65個,覆蓋黨員351名,有效串聯起全市超350家中醫藥類企業和50萬畝種植基地。
黨組織成為銜接產業鏈的關鍵橋梁。加工炮制端與種植端黨委協同推行“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優勢互補﹔鏈主企業仁和集團定期發布原料需求與倉儲動態,推動信息共享與協同生產。目前全市已有40家企業獲准使用地理標志標志。
產業鏈黨委通過“四會合一”機制精准把脈產業瓶頸,推動“科技創新二十條”“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十八條”等政策集成出台。加工炮制端黨委搭建“企業出題—院所解題—政府助題”合作機制,推動企業與高校共建研發平台。文旅康養端黨委打造“樟幫紅·看藥都”品牌,通過文化夜市、名醫坐診、藥膳推廣等帶動消費超千萬元。
黨組織服務實效持續顯現。仁和集團黨員研發團隊將傳統“二冬湯”轉化為顆粒劑型,成為全省首家獲得經典名方批文的企業。產業鏈黨委創新“企業點單、黨委派單、部門接單”機制,高效解決企業訴求,辦結率達97%。組建“三員合一”服務隊伍開展“四個一百”活動,今年已幫助企業解決難題68個,兌現惠企資金超千萬元,引進產業人才300余人。
宜春市通過黨建引領,正逐步構建起協同高效、創新活躍的中醫藥產業生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周子亮、饒冬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