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你所不知道的江西

自然之選,奉新“苗”准了!

羅娜、龍楚良
2025年11月10日09:00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視頻制作:人民網 龍楚良

“家人們,這盆一葉蘭放在室內庭院都百搭,15元帶回家,最后10秒......”早晨八點,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羅市鎮港下村直播基地,90后主播韓偉端著一葉蘭在鏡頭前展示。不到一分鐘,幾十盆一葉蘭被一搶而空。

同一時間,奉新花木供需群裡消息不斷:“急需地徑約6厘米、高約2.5米的紫薇,60元一株,有貨的老板請與我速聯!”“誰有地徑1公分的雞爪槭?要200株......”

這樣的清晨,在奉新已是常態。線上,年輕主播熱情推介﹔線下,供應商調配貨源,雙渠道發力,一株株造型各異的花木被發往全國各地。

近日,記者走進奉新縣,探尋這個距離省會南昌60公裡的小縣城,如何將苗木產業,做成一張遠近聞名的發展“新名片”。

航拍奉新縣羅市鎮港下村的苗木種植區,不同品類的苗木群落整齊排列,如大地織錦。人民網 龍楚良攝

奉新縣地處九嶺山脈區域,全縣林地面積160.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5%。上世紀60年代,為滿足造林需求,當地農戶開始種植馬尾鬆、杉木等造林苗,產業初具雛形。

但是,當時農戶大多缺乏銷售渠道,市場難以打開。為破局,苗木“經紀人”應運而生。

“我憑借自身苗木種植和銷售的經驗,幫助農民對接苗木市場,同時引導苗農順應市場變化選擇苗木種植品種。”奉新縣花木產業協會會長黃霖告訴記者,久而久之,鄉親們就稱他為苗木“經紀人”。

在黃霖的帶動下,奉新縣已涌現出120名花木“經紀人”。他們組成專業隊伍,將客商“引進來”,讓苗木“走出去”。

“採購商一個訂單往往需要二三十個花木品種,農戶種植結構單一,難以滿足需求。”黃霖告訴記者,這時,苗木“經紀人”就會整合全國的苗源信息,幫助需求方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苗木,並協助完成挖苗、運輸等全流程服務。

然而,深耕行業多年,黃霖意識到,傳統苗木難以滿足市場多元需求。他便開始引導苗農種植紅楓、海棠、紫薇等廣受市場歡迎的精品苗。

“部分苗農還盯上了附加值高的盆景,經過苗農‘剪刀手’改頭換面的盆景,在市場上預訂火爆。”黃霖補充道。

除了活躍的“經紀人”,奉新苗木產業的發展,還離不開一個重要平台——天工苗藝坊。

奉新縣天工苗藝坊內,造型別致的苗木錯落分布,工作人員正忙著為苗木澆灌。人民網 龍楚良攝

“您看這棵羅漢鬆,枝干蒼勁,造型如同騰飛的巨龍,是庭院造型的點睛之筆。”天工苗藝坊展廳內,天工苗藝坊總經理丁蘇英正向客商介紹一株造型別致的苗木。

在她身后,竹韻庭院、歐式花園、盆景長廊等多種不同風格的庭院景觀依次排開,紫薇、冬青、茶梅、黑鬆等高檔品種琳琅滿目,客商看中后可現場下單。

記者看到,智慧展示廳內,交互一體機實時展示花木交易數據。“客商點擊全息影像能調取園區任意一棵花木現場圖像。”丁蘇英示范道。

“過去客商收苗得跑田間地頭,效率低、成本高。我們希望打造一個集中平台,讓客戶像逛超市一樣選苗。”丁蘇英介紹說,目前,天工苗藝坊已匯聚8萬余株花木、250個品種,是集花木種植、研發、交易、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市場。

同時,天工苗藝坊對入駐的企業也設立了門檻:企業需擁有自有基地,苗木總投資200萬元以上,產品具備獨特造型與市場影響力,苗圃規模達數百畝。

目前,天工苗藝坊共入駐企業11家,既有本地龍頭,也有江浙行業標杆,漫步其中,各類花卉競相綻放,成為周邊游客“打卡”熱門地。

令記者驚奇的是,在奉新縣,苗木不隻長在苗圃裡,還長在村頭巷尾。

深秋時節,記者走進羅市鎮港下村,隨處可見的苗木和路邊的各類花卉相得益彰,村民們正忙著修剪苗木、打包發貨。

“瞧,這棵羅漢鬆,能賣好幾萬元呢!”港下村黨支部書記張卓勇邊走邊向記者介紹。

港下村被譽為“江西苗木第一村”,近年來,為改變散戶各種各、品種單一銷路窄的局面,該村推行“支部+合作社+大戶+小戶”模式,鼓勵抱團發展。

“大戶多是本土技術人員、花木協會理事成員,在技術、資金、市場方面具備優勢。通過他們的引領,可以有效帶動小戶發展。”張卓勇介紹說,目前,村裡9家種植大戶已經和眾多小戶擰成一股繩,干勁十足哩!

航拍奉新天工苗藝坊,特色建筑與造型各異的苗木景觀相映成畫。受訪者供圖

“我家20多畝地全部改種精品苗,由合作社統一提供技術、對接客戶,我再也不用自己跑市場了。”種植戶李秀梅笑著說。

從零散種植到規模化發展,從粗放管理到精品育苗,奉新苗木產業已“煥新”綻放。

一組數據,折射產業活力:全縣花卉苗木種植面積穩定在約10萬畝,相關從業人員約1.8萬人,年產值達到4.5億元。

“如今,只要說到苗木,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奉新。”活躍在奉新縣的苗木“經紀人”紛紛說道。

近年來,依托苗木產業,奉新縣還聯動優勢農業和林業,打造全鏈條綠色經濟體系。

作為中華獼猴桃的主要發源地,全縣獼猴桃生產基地總面積9.5萬畝,鮮果年總產量超8.5萬噸,獼猴桃產業綜合產值達9億元以上。

作為“中國竹子之鄉”,奉新縣建成九百公路沿線百裡萬畝竹海生態經濟示范帶,開發竹工藝品和“以竹代塑”產品,建設竹產業園和初加工基地,年產值超16億元。

……

“下一步,奉新縣將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產業高質量轉化。同時做優苗木、獼猴桃等特色產業,構建優勢產業齊頭並進、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奉新縣林業局黨組成員饒承華說。

車行奉新,綠意奔涌。窗外掠過的不僅是風景,更是產業蓬勃生長的生動圖景。

(責編:鄒玢琦、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