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深化產教融合 賦能人才培養

——贛州師專全面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綜述

2025年11月21日19:0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在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戰略背景下,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近年來,通過共建產業學院、設立訂單班、開展實訓項目等多種形式,學校深入推進產教融合,走出了一條“專業對接產業、教學對接崗位、培養對接需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校企協同 打造多元育人新格局

為服務贛州市乃至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大局,贛州師專堅持“以產業帶教育、以教育促產業”的發展理念,先后與國科科技、江西幻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華住集團、京東公司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構建起多層次、立體化的產教融合體系。

2022年,學校與國科科技聯合共建“國科數字產業學院”,聚焦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方向,開啟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探索。2024年,雙方進一步拓展合作范圍,新增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推動形成覆蓋信息技術全產業鏈的專業布局。目前,該產業學院在校生達653人,已成為學校信息技術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同年,學校還攜手江西幻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鴻蒙產業學院”,圍繞軟件技術、雲計算技術應用兩大核心專業,引入華為課程資源和技術體系,建設符合行業標准的實訓室,並實行“2+0.5+0.5”工學結合模式,實施雙主體育人機制,目前已有316名學生納入培養體系。兩個產業學院的協同發展,標志著學校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人才培養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此外,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領域,學校與國內領先的連鎖酒店集團——華住集團深度合作,於2023年正式成立“華住英才班”。該項目通過校企雙方的共同努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實踐經驗的酒店管理人才。截至目前,已選拔81名優秀學生進入班級培養,學生以學期為單位前往華住酒店集團旗下的贛州市域酒店開展實習實訓活動,通過校企雙方緊密協同,雙導師制的精細培養,將學校的理論課堂延伸至企業的實戰現場,進一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服務意識,使其職業規劃目標和路徑有了更為清晰准確認知和定位,構建了一個可持續、可復制、高價值的人才培養生態系統。

科研賦能 驅動學科人才新引擎

贛州師專積極營造科研氛圍,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工作,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學,推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阮群生博士於2022年7月到校工作。作為雙帶頭人,他帶領兩個團隊進行科研攻關和教學創新,用科技賦能教育教學實踐。指導師生參研省部級縱向項目等10余項,服務社會的橫向項目4項,項目總資助費逾100萬元。其中,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這一成果不僅彰顯了學校科研實力的提升,更為學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三年,他指導的學生人數達60余人,學生參賽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0余項,充分體現了科研對人才培養的積極推動作用。

學校教師徐忱博士的專著《近代法治的政治價值基礎研究》獲得2025年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該專著是國家社科基金2019年哲學社會科學后期資助項目的最終結項成果,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該項目25萬元,學校配套科研經費20萬元。該項目還孵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項,結項成果《江西優秀文化精神標識及其傳承研究》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於2023年出版發行,並於2024年獲得贛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這些科研成果不僅提升了學校在社會科學領域的影響力,也為相關學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案例,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模式創新 培育知行合一新典范

贛州師專始終堅持“以賽促教、以証促學、以項目促練”的育人理念,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在數字產業領域,國科數字產業學院、鴻蒙產業學院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並屢獲佳績。2024年以來,該校學生在江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鴻蒙應用開發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二等獎1項,網絡系統管理三等獎2項﹔在華為ICT大賽中多次獲得省級三等獎﹔在“虔城杯”網絡安全技能大賽中斬獲市級二等獎和三等獎。

在文化服務領域,學生賽場喜報頻傳。2024年,該校學生參加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帶一路”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大賽、大學生職業發展大賽等重要賽事活動獲國家級特等獎1項,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0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50余項。2025年,該校學子又一次在全國大學生外語能力大賽(江西賽區)脫穎而出,將再次代表江西出征全國總決賽。這些成績充分體現了學校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顯著成效。

同時,學校積極推進社會技能培訓服務。2024年9月至10月,產業學院承辦贛州蓉江新區人社部門職業技能補貼培訓,圍繞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兩個工種,開展為期20天的集中培訓,參訓人數超480人,其中450人通過考核取得人社就業技能培訓証書,另有101人獲得鴻蒙初級認証、88人獲得高級認証。今年4月至9月,產業學院再次開展人工智能與鴻蒙應用開發專項培訓,530名學生順利結業。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為地方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在旅游與酒店管理領域,華住英才班通過將《華住運營標准》《酒店數字化營銷》《收益管理》等企業核心課程嵌入教學體系,強化學生對PMS系統、線上渠道管理、數據分析等數字化工具的應用能力。校內建有兩間高標准旅游與酒店服務實訓室,設備總值達93萬元,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1.15萬元,確保學生能在模擬真實工作環境中進行實操訓練。

與此同時,學校還積極搭建校外實踐平台,與贛州錦江國際酒店、方特東方欲曉主題公園、皇廚餐飲集團、安遠三百山度假中心等本地龍頭企業合作,建立起覆蓋高端酒店、主題景區、生態度假區等多元業態的實習實訓基地網絡,形成了“多元業態、分層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助力學生拓寬視野、增強適應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5月,該校與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啟動“京東客服校園實訓項目”,目前已招收兩期學員共67人。該項目創新性實行“學生—學員”雙身份管理制度,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參與京東真實客服項目,接受“師帶徒”式崗位實操任務訓練,並由校企雙方共同考核評價。這種“崗位標准與課程標准對接”“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融合”的模式,有效縮短了學生從校園到職場的適應周期,增強了就業競爭力。

機制保障 激活融合發展新動能

為確保產教融合可持續推進,贛州師專注重制度建設和政策引導,不斷完善產業學院運行機制,整合多方資源,形成育人合力。

針對當前產教融合中存在的“淺層次融合”“企業參與度不高”等問題,學校出台《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企合作管理辦法(試行)》,明確項目各方職責,規范校企合作項目運營管理機制。下一步,該校計劃在完善產教融合項目的考核評價、績效分配、風險管控等制度體系,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的基礎上,搭建多方聯動的“政校行企”合作平台,推動地方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同時,學校產業學院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技術研發等重點項目,鼓勵科研成果向社會服務能力轉化,教學成果為經濟發展賦能。

今年,學校與地方政府簽訂產教聯合體共建協議,將圍繞地方教育文化、旅游、演藝、體育、康養、托育、大數據等主導產業和社會事業,共建共享實訓基地,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實現人才培養與地方產業發展的精准對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實干篤行 見証職教改革新成效

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贛州師專的產教融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數據顯示,2022級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華住英才班學生因基礎扎實、適應性強,受到用人單位廣泛好評。多名學生在全國及省市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展現了卓越的職業素養和實戰能力。

在服務地方經濟方面,學校充分發揮人才培養和社會培訓功能,累計為區域輸送信息技術、旅游酒店等領域高素質技能人才千余人,承接社會培訓超千人次,切實發揮了高職院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

2024年,校企教學研究項目《“三基、三鏈、三域”穿透式高質量區域服務數字技能人才培育創新模式與實踐》入選贛州市服務七大產業鏈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孵化項目﹔華住英才班獲批贛州市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獎補鼓勵﹔《美育賦能·跨界分層·多元協同的師范院校學前融合教育師資培養策略與實踐》《三力合一·四位一體·協同發展:提高小學生科學素質的科技教育活動探索實踐》兩個項目獲評省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青年培育項目﹔學校成功加入全國現代住宿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並獲評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卓越合作伙伴”稱號。這些成績充分証明贛州師專在校企合作領域的影響力持續擴大。

未來展望 勇擔提質增效新使命

面向“十五五”發展規劃和職業教育現代化目標,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將繼續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導向、以促進就業為核心、以產教融合為抓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拓展校企合作廣度與深度,努力建設一批高水平、有特色、能示范的現代產業學院和實訓基地。

學校將進一步完善“政校行企”協同育人機制,推動專業鏈與產業鏈精准對接,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奮力書寫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贛南答卷”。

產教融合,不止於形式﹔協同育人,重在實效。贛州師專正以堅定的步伐走在職業教育改革的前沿,源源不斷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動力。(吳悅、趙永紅)

(責編:鄒玢琦、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