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当重技法

2020年04月24日10:25  来源:江西日报
 

  □ 陈德铭

  古人极重视书法之法,由此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技法体系,这也是古人严谨治学的体现。然而,时下有些人没有传统书法功力,不讲技法,任意涂抹,将书法作为一种行为艺术以吸引公众眼球,这是对传统书法的亵渎。广大书法爱好者当提高辨别力。

  书法重技法,并非因循守旧、囿于程式。我们今天学习书法,更多的是继承,因为大多数人技法远未达到古人的高度。技法不高,仅凭个人的某种冲动去追求创新,无异于空中楼阁。当然,书法并非就不要创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生机勃发,社会环境与生活习俗已不同于古代,人们并不缺少观念意识上的新,缺少的是技法语言不够丰富,技巧运用不够自如,往往眼高手低,力不从心。创新只能是在技巧锤炼过程中,顺应理法,水到渠成,而并非一种刻意设定的模式。

  当然,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书法名家的因素,除了技法,还关系到学养、性情和天资等,但技法是共性的,是个性得以凸显的前提。对技法掌握得越充分,创新发挥的空间就越大。真正的高手,必定是技法纯熟的。王羲之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不但掌握了丰富的技法,并且活用了技法,因而其笔势变化莫测,绝少雷同,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在技法的天地实现了最大限度地驰骋翱翔,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书法重技法,当先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技法。对技法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对经典法帖的深入学习是理解技法的不二法门。倘若对经典法帖浅尝辄止,只能使理解趋于表面化,甚至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一些原来写得较好的书家,后来创作水平反而越来越低,很大原因就在于其对经典法帖的理解出了偏差。

  也有人这样认为,重学问修养者,笔下有书卷气;重技巧锤炼者,笔下有匠气。其实不然。技法与学问修养不仅不相矛盾,还紧密相联、唇齿相依。颜真卿书法的庙堂气,和他浑厚宽博的用笔结字息息相关。没有深刻的技法理解与高超的技巧表现,即使学问再好,对书法创作也无益。虽然说艺术的终极追求是精神境界,作品的格调气息与作者的道德学问、性情趣味相关,但艺术的表现往往有赖于技巧形式这个载体。

  技法也是无止境的。一般而言,一个人对技法的理解有多深,审美眼光就有多高。道从技见,技道不二,斯乃大道。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