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准 更远 更透

——余江眼镜产业从疫情之“危”寻转型之“机”的思考

蒋少征 钟海华

2020年05月06日07:00  来源:江西日报
 

胜邦光学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祥娟正在直播带货。

鹰潭昇展眼镜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正在抓紧生产防护面罩。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件,看看有没有订单被取消。”鹰潭市胜邦光学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祥娟说。

“每天都有客户打电话来取消订单或延后发货,照这样下去,公司的订单只能撑到5月份。”鹰潭市盛基光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说。

“三四月份不仅没有接到新订单,去年的单也陆续被取消或延期。”江西华德光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永志说。

…………

余江是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是江西省眼镜产业基地。余江眼镜产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但一场影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身处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的约200家眼镜工贸企业感觉这个春天来得特别迟。园区一半以上的企业从事眼镜出口,太阳镜、老花镜、镜架等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输送至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疫情影响,所有企业都面临着订单减少、接单困难、国际物流不畅等不利因素。

来看这组数据——今年一季度,园区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减少7.93%、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7.7%、利润同比减少66.77%。如何化危为机,渡过难关?如何寻找那道刺穿迷雾的光?余江眼镜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产品转型——产业特色盯得“准”

“比如说太阳镜,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出门,谁还需要太阳镜?”早在2月份,方永志就对眼镜市场的严峻形势做出了判断。

江西华德光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近视镜、老花镜、太阳镜等各类眼镜,是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的一家龙头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美国等地。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订单不断被取消,但同时也有不少客户向方永志询问是否有护目镜、防护面罩等防疫物资。商机就此降临。

从生产一般眼镜到生产护目镜、防护面罩,对于眼镜生产企业而言,这样的转型有着天然的产业优势。“时不我待,立刻转产防护面罩,生产线都不用更换,直接换上相应的模具便可以生产。”方永志说,“我们本来就有眼镜的生产资质、出口资质,只需要获得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便可。”经过简短的摸索和前期手续后,3月底,江西华德光学有限公司防护面罩正式投产,如今防护面罩的产能已经达到所有产能的七成以上。目前,首批30万副防护面罩基本完成生产,即将出口,另外,该公司还签下了一个150万副防护面罩的订单。

作为园区的龙头企业,华德光学不仅自己生产防护面罩,还把订单分给园区内5家企业一起做。鹰潭昇展眼镜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4月20日,记者走进昇展眼镜有限公司,在二楼防护面罩生产车间,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和厂房外略显冷清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企业负责人陈长发告诉记者,工厂去年只有五六十名员工,原本担心受疫情影响可能要停工,但由于分到了华德光学的部分订单,用工需求不降反增,如今员工人数增加了一倍。

和华德光学一样,鹰潭盛基光学有限公司也迅速由原来生产运动太阳镜转而生产护目镜。曾经担心订单只能撑到5月份的王磊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生产已步入正轨,护目镜日产量达4万余副,利润增加了30%以上。

“这些企业之所以转型成功,不仅是因为见势早、起步快,更关键的是发挥了自身特色,充分利用了自身优势。”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莉芳告诉记者,目前,园区转型生产护目镜、防护面罩等防疫物资的企业有近20家,每天仅护目镜的产量就达到8万副。

销售转型——发展趋势看得“远”

“这款老花眼镜超轻超薄超时尚,‘小姐姐’在这里呼吁大家,把爱带回家,把最好的礼物送给最爱的父母。”4月20日下午,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的胜邦光学有限公司直播间里,总经理马祥娟化身网络主播,正忙着给线上顾客直播带货。这名1988年出生的“小姐姐”主播生涯仅两个月,却迅速成为业界“网红”。

在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面对疫情,有些企业通过产品转型闯出了新路,也有企业通过销售方式的转型渡过了难关。胜邦光学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公司也是外贸企业,以前,产品主要远销欧美、中东等地,但由于受国外疫情影响,70%的外贸订单被取消或延期了。”马祥娟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打开销量,马祥娟决定迅速转变销售模式,把出口转为内销,将内销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搬”到线上。“从长远来看,线上销售的趋势很明显。其实,我早就想做大线上销售了,这次疫情只是加快了实施节奏而已。”马祥娟对销售转型看得很远。她一方面积极布局各大线上销售平台,一方面也看中了直播带货这个新兴的销售方式。

“一开始我想请‘网红’直播带货,但资金压力太大,而且这种带货方式往往是一次性的,很难吸附顾客。”马祥娟说。

请不起“网红”,那就努力让自己成为“网红”。

2月21日,公司复工当天,马祥娟坐进了直播间。“太‘尬’了。我连续播了3天,讲眼镜的专业知识,没有一个人听。后来我拉了3个人进来听,人家听了一会儿就走了。”马祥娟没有气馁,而是不断摸索、改变。半个月后,她发现自己的“粉丝”突破了1000人。随着直播越来越娴熟,“粉丝”也越来越多。如今,马祥娟每天通过直播带货可以销售一两百副眼镜。

目前,园区已经有好几家企业通过转变销售方式实现了稳定发展。

服务转型——企业所需摸得“透”

“企业在转型,我们的服务也得转型。”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副主任江柏胜最近特别忙,有两家转产防疫物资的企业正等着他协调办理相关证件。由于经常对接国外客商,江柏胜手上掌握了不少国外订单信息,他特别希望转产企业能够早日投产。

“在转型过程中,企业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必须摸透企业所需,一企一策提供服务。”这是陈莉芳和江柏胜共同的感受。

鹰潭盛基光学有限公司转产护目镜之前,对生产护目镜需要哪些手续一无所知。王磊第一时间想到了园区管委会。老企业碰到了新问题,这时候就尤其需要园区帮助解决。“我们不仅得告诉企业需要怎么办,还得带着企业去办。”江柏胜告诉记者,类似的情况很多。

马祥娟直播带货之初,效果并不明显。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必须对其加大宣传力度,不仅在自己的朋友圈帮忙吆喝,还创造各种线上活动“露脸”的机会,让大家都知道园区有个带货直播的女企业家。接下来,园区还将根据企业需要,联合成立网络直播公司,为更多企业提供直播带货服务。

“大河有水小河满。”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不少小微企业是依附于龙头企业生存的。针对这种情况,园区特别注重扶持好龙头企业的转型发展。记者了解到,园区里一些龙头企业有20多家配套企业为之服务,只要这样的龙头企业“活”了,那就一“活”百“活”了。

“如果说企业转型有什么共性困难的话,那资金问题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陈莉芳告诉记者,“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强化了财政保障,优化了融资担保服务。目前,已经落实园区13家企业申请‘财园信贷通’4508万元,帮助园区5家企业申请‘财复通’2000万元,减免了入园企业今年一季度房租合计1047万元。”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字,大概就是“早”字了。“早谋划”“早准备”“早动手”……这不仅体现了转型的速度,更体现了转型的主动性。

受疫情影响,企业纷纷转型,其中既有出于应对危机的考量,也有对长期发展的谋划。但无论何种考虑,都必须主动求变,而不能被动应变。同时,任何转型都不应该是盲目的、一拥而上的,必须结合各自特点、优势,有针对性地转型。

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候尤其需要政府部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主动跟进,主动服务,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地走进“春天里”。(记者 蒋少征 钟海华 文/图)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