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青年艺术工作者、四川美术学院黑白灰美术学校教师张凤琴和徐小娇正在给一位学生视频连线教授绘画。
屏幕那头,是远在城口县大山深处的15岁聋哑女孩萍萍(化名)。她笔下的世界,山林里遍地开放鲜花,狐狸、小鹿在林间跳跃……一支画笔,就是她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十天前,当张凤琴和徐小娇前往距离主城400多公里的城口县,看到了这个聋哑女孩如何灵气的作画后,一场特殊的“送教”就开始了,她们决定用画笔,助飞大山里的梦。
大山里的聋哑女孩
13岁才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
夕阳西下,天空中泛出金色的光芒。一个小女孩坐在薰衣草的草地上,遥望着远处发呆。薰衣草淹没之处,另一位若隐若现的女孩,从神情里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美好的渴望……
一幅幅美好而梦幻的画面,都出自萍萍的画笔下。从她生下来开始,外界的声音、语言,就与她绝缘,直到13岁,生命中出现了送教的老师——城口县河鱼乡河鱼小学校长高鹏和他的同事们。
2018年秋天,河鱼小学对辖区内适龄入学孩子挨家挨户进行了摸排,最后在萍萍家中,高鹏发现了这个女孩已经13岁了,却从来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正规教育。
“无论孩子家里是什么条件,她有着什么问题,只要到了入学年龄,就应该让他们接受到教育。”高鹏和教师们当即决定,每周为萍萍开展一次送教。萍萍开始拿起从未见过的纸、笔,开始和老师学习一些简单的生字、算数。
一天,高鹏和送教老师宋勤和往常一样来到萍萍家里,在用过的算数本背面,一只兔子、松鼠正从萍萍的笔尖诞生。
“原来这个女孩喜欢画画!”水彩笔勾画的一匹奔马让宋勤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第一次接触画笔
她就对画画有着不一样的喜好
萍萍喜欢画画也让河鱼小学调整了送教计划,并为她增添了画笔,调色盘。
学校没有专业的画纸,宋勤就每周带几张A4纸给萍萍作画,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宋勤就教萍萍画一些简单的景物。
他们在担忧这个13岁孩子的未来时,也为萍萍开启了上帝为她隐藏的那扇窗。
刚开始,宋勤画一笔,萍萍就模仿一笔,一年多的日子里,萍萍创作的内容和色彩越来越丰富,既有小女孩和狐狸亲吻这样的童话世界,也有两个人红叶林中相逢的浪漫。
萍萍的乐观坚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是宋勤每次送教最大的感受,随着萍萍画得越多,宋勤心里高兴着,但又充满了担忧——自己不是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甚至整个学校也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谁来给萍萍提供专业的指导……
如何实现爱的接力?
两位四川美术学院80后绘画老师的出现,打破了空间的阻隔,为萍萍圆梦画的旅程。
一个朋友圈引发的爱心接力
两位女老师自驾探望萍萍
5月初,高鹏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萍萍画作的照片,并写道: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又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河鱼小学聋哑儿童,通过老师们两年坚持不懈的送教,绘画天赋初显现,孩子,加油!
朋友圈引发关注
高校长的这条朋友圈被川美黑白灰美术学校的教师张凤琴看到了,她回想起这些年到农村送教时,看到的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回复说,“高校长,我想来看看这个小女孩,可以吗?”
“欢迎,欢迎。”简单的一句欢迎,包含着高鹏对这份爱心的无限期望。
5月10日,张凤琴和徐小娇从九龙坡黄桷坪出发,两个人开了近6小时的车,奔袭千里,来到了城口县。简单休息一晚,5月11日一大早,二人又驾车近两小时,终于到达了河鱼乡。
山坡上,一处农房水泥的墙面坑坑洼洼,萍萍穿着淡黄色外套,扎个马尾,早就在等待“新朋友”,她赶忙搬出椅子笑盈盈地邀请张凤琴坐下,一点也不羞涩和胆怯。
萍萍从房间里拿出了这一年多所创作的画作,一沓画整齐叠在一起,萍萍不时手舞足蹈,试图用肢体语言向二人解读画作的内容。“虽然我不能明白她所有的意思,但是一提到画画,她是多么的高兴。”张凤琴说。
“天空,怎么画的?”张老师指了指画纸上的天空。
萍萍一路小跑,在路上捡来一片树叶,打开一罐颜料,用叶柄朝着里面一杵,在画纸上星星点点地画了起来。
“为什么画上有两个人?”徐老师很好奇。
萍萍指着画上那个弱小的人,又指了指自己。接着她指着那个有天使一般翅膀的女孩,甜甜地闭上眼睛,双手像要飞起来,“哦,原来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一个是梦幻世界里的自己啊。”
张老师眼眶里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太难得了,她太有天赋了。”
跨越空间距离上网课
两地老师为聋哑女孩梦想续航
萍萍对画画的痴迷与渴望令二人动容。“画板周围的底色已经看不清楚,各种颜料沾染在画板四周,中间留下的是和她使用的纸张大小一模一样的区域,此时画板的底色与四周的对比,就像一扇彩色的窗户。”徐小娇说,“这孩子就是个绘画精灵啊,画画在她的生活中是占了多大的一部分啊!”
在绘画过程中,只见萍萍的目光不时停留在房屋后面的树林。她将棉签捆扎在一起,墨绿色的颜料在纸上点缀,一块青葱的草地从纸张下方开始生长。萍萍又换了毛刷,画出树干,并开始点染。
刚放下笔的萍萍又拿起画纸和蜡笔,示意张凤琴和她去屋后的山坡。七八分钟后,一处视线开阔的山坡映入眼帘,对面的高山耸入云端,山洼里公路向远方绵延。
张凤琴再次和萍萍一起,用萍萍从未接触过的写生技法,完成了对周围熟悉环境的风景写生。“她就是在这样的原生态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是她入画的素材。”张凤琴说。
画作完成了,两位教学10多年的老师感慨,这孩子很有天赋。
临走之前,张凤琴了解到,萍萍有一款很旧的三星手机,虽然旧,但能看一些视频,还能使用微信聊天。“高校长,宋老师,我们一起用网课的方式,来完成对萍萍的爱心助力吧。”
5月20日下午,回到重庆张凤琴和徐小娇实现了第三次和萍萍的视频连线一对一教学。
不让大山埋没她的天赋
老师想为萍萍举办一场独立画展
“让萍萍能够接受到专业的教育,不要让大山埋没了她绘画的天赋,让她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实现她画中的梦想,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河鱼小学校长高鹏说。
而提到女儿会画画,55岁的朱秀坤总会露出笑容。“以前也没有看到过她在地坝画画啊,就是送教的老师来了,才看见她在画。”朱秀坤说,自萍萍开始画画以来,更加开朗,增添了笑容,是朱秀坤感受到女儿最大的变化。
最近是苞谷、洋芋栽种养护的时节,朱秀坤早上6点就会出门到地里干农活,傍晚才归。看见父亲回来的萍萍就会赶忙拿出画好的画给他看。“我也看不懂她画的什么,但是看见妹妹开心,我就开心了。”朱秀坤腼腆笑着说。
为了让女儿安心画画,朱秀坤和妻子吴德碧商量,把侧屋的空房间拿出来给女儿当了“画室”,一件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画笔和调色盘被萍萍分类整齐摆放,这里是她思维肆意飞奔的一方天地,所有对世界的期盼都在笔下,最后凝结成了一个又一个梦幻的形象。
张凤琴说,她们正计划在视频教学的同时,今后也能为萍萍举办独立画展,对她的画作进行拍卖,帮助她改变生活。
“今年川美举办‘开放的六月’活动,我就要去把她接上来,多接受艺术的熏陶,多打开视野,对孩子的未来肯定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