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回应人民期盼

——瑞金市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纪实

2020年05月26日06:46  来源:江西日报
 

今日瑞金,汗水与激情交融,实干与担当碰撞,一幅波澜壮阔的脱贫画卷,在广袤的红土地上徐徐铺展。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党和国家初心使命的重要起源地。在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脱贫攻坚的时代大潮中,瑞金脱贫退出,意义深远。

近年来,瑞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以来,瑞金市成功减贫19945户8140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14.3%降至目前的2%以下,49个贫困村全部顺利退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8251元增至2019年的12510元。2018年7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省政府批准,瑞金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9.38%的优异成绩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成为赣南革命老区首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县市。

提高站位 尽锐出战

瑞金坚信,没有拔不掉的穷根,也没有移不走的穷山。

“瑞金市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组建227支扶贫工作队”“为每个行政村招聘一名大学生扶贫专干”……近年来,瑞金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首要政治责任,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快速高效决策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瑞金市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副处级以上领导挂点、每个行政村都有市直单位驻点联系、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并在乡、村设立扶贫工作站、室。建立完善精准扶贫干部考核办法、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绩效考核办法和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压实乡村主体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和干部结对帮扶责任,并对照脱贫退出指标体系,逐级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

为了加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瑞金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仅2019年就召开5次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事项156个,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5.64亿元,确保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瑞金坚持问题导向,将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总抓手,把中央、省委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各类考核评估、督查巡察、审计检查等发现问题以及平时工作督促指导发现问题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查问题,追根溯源找原因,较真碰硬抓整改,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聚焦重点 精准施策

一次次会议、一个个方案、一项项部署,瑞金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紧扣“精准”要义,紧盯薄弱环节,聚焦攻坚任务,突出补齐短板,开出了一副副脱贫的“药方”,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三个重点。瑞金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精准到户。目前,全市拥有赣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6家,形成了以蔬菜、脐橙、油茶等主导产业,以及烟叶、生猪等特色产业为引领发展的农业产业扶贫格局。完善光伏扶贫收益分配模式,链接1.12万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2019年全市新增扶贫车间4家,开发就业扶贫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666人。

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人才三个短板。2019年,瑞金市累计改造危桥5座,完成23.16公里县道、21公里乡道、44公里通组公路改造,农村电网户均供电能力由原来的2.39千伏安/户提升到2.7千伏安/户,全面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9年,全市共投入资金6271万元,对移民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完善,新改扩建中小学校舍7.7万平方米,落实助学资金2183.4万元,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制度,将乡村医生的待遇统一提高至25000元/年左右;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00人以上,安排“一村一名大学生”300余人,为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所有行政村年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有35个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2个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深入开展“扶志、扶智、扶德、扶勤”教育,选树一批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挂牌210所,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推进农村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5%以上。

应对疫情 统筹兼顾

瑞金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出台10余个专项文件,补强脱贫攻坚短板弱项,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实施脱贫攻坚“清零”行动。对全市21个薄弱村实行市级领导挂牌督战,在原有帮扶干部的基础上,增加市四套班子领导、帮扶单位领导和乡镇领导挂户包干帮扶355户973人剩余贫困人口,20余个行业扶贫部门采取分线督战方式,确保脱贫攻坚实现“十个清零”。

扎实开展消费扶贫。受疫情影响,不少贫困户面临农产品滞销的困境,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制定出台方案,明确全市各级部门1.1亿元消费扶贫任务,多措并举解决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帮助贫困户销售滞销鸭子3万多只、土鸡4000多只、蔬菜2万多斤,全市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滞销的家禽及各类蔬菜等农产品,销售额达360余万元。

精准实施扶贫项目。瑞金确保资金项目安排与有效应对疫情、决战脱贫攻坚相适应,全市共安排资金1.25亿元,组织实施精准到村项目、因户施策(水电路卫住、有业可扶)项目共计1719个。

建立亲情帮扶机制。为防止“因疫”返贫,全市以村为单位建立因疫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帮扶台账,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采取“多对一”的帮扶方式,将服务触角由面转移到点,直接延伸到贫困家庭,确保特殊贫困户有饭可吃、有病能医、有人照顾。

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出台系列措施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目前全市63家就业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复产,吸纳1893个劳动力(其中贫困户532人)。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在每个行政村新增2个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每个贫困村再增加2个以上公益性岗位。

找准“好路子”,汇聚“金点子”,摘掉“穷帽子”。如今,瑞金脱贫致富的大路正越走越宽阔,越走越亮堂。

四个不摘 抓实作风

精准扶贫拔穷根,同步小康谱新曲;结穷亲、帮穷户,不脱贫不收兵……多年来,朴实的脱贫攻坚誓言,回荡在瑞金这片红色土地上。

瑞金市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按照“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要求,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全面压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成效扎实过硬。

坚持摘帽不摘责任。瑞金对帮扶要求进行细化明确,逐级建立责任清单、工作清单、任务清单。对照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的硬性指标,分乡镇、村、贫困户三级建立退出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单位和个人。

坚持摘帽不摘政策。瑞金进一步完善后续巩固提升政策措施,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引导作用,合理分配使用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均衡发展,确保扶贫资金项目到村到户到人。2019年,共安排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2271个,共计1.8亿元。

坚持摘帽不摘帮扶。瑞金继续执行驻村帮扶和干部结对帮扶各项制度,保持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不撤离,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连心连情促脱贫”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五星创评”活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重点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村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2019年,全市先后组织培训干部15期3000余人次,提升了基层一线干部抓脱贫促提升工作能力。

坚持摘帽不摘监管。瑞金建立常态化督查调度机制,组成9个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建立督查整改台账和跟踪督办机制,确保问题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对扶贫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群众满意度低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2019年,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34起,处理49人,通报典型案例8起12人。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