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绿色生金

——定南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0年06月24日07:19  来源:江西日报
 

  生猪养殖场产生粪污,粪污产生沼气实现无污染发电,沼渣进行有机肥生产,沼液用于土壤修复……在定南,一个“绿”字贯穿农业始终。

  近年来,定南县坚持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思路,深度破解生猪养殖粪污处理难题,形成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创新实践,走出一条绿色兴农之路。

  不再“谈猪色变”

  4月30日, 温氏定南生猪产业基地和定南联多利养殖基地落户定南,两个项目总投资合计约8亿元, 满负荷生产后将实现年上市屠宰生猪35万头以上。

  定南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省生猪供港大县,2019年生猪养殖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但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不小的生态压力。

  一方面,定南生猪养殖粪污量保持在年均60万吨左右。另一方面,该县是东江源区县、赣江源头县,作为两大水系源头,面临着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不足、水环境容量小的困境,畜禽粪污问题一度让该县“谈猪色变”。

  如何破题?定南着眼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治理生猪养殖行业散、乱、污等顽疾,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场在基础设施改造、清洁化生产和绿色生产技术上下功夫。同时,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化解畜禽粪污处理难题。

  2017年,该县引进江西正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定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了养殖业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处理中心和能源生态农场基地等,通过构建“养殖—能源—种植”农业循环链,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做到“榨干用尽”

  记者来到定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园区有机肥生产中心的工人们正忙着处理收储的畜禽粪污。不远处传来的轰鸣声,正是沼气发电基地的机器在工作。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按照畜禽废弃物收储运标准,通过养殖场粪污全量化第三方处理模式,不但减少了畜禽养殖企业环保成本,还实现了变废为宝。目前,示范园与定南县112家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签订了粪污全量化处理协议。

  在示范园的养殖业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收储的畜禽粪污等废弃物,通过纤维水解、多原料共发酵、高温生物降解等技术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并网,沼肥成为有机肥处理中心原材料,根据农作物需求,进行液态和固态有机肥生产。

  在示范园的能源生态农场,一片绿葱葱的皇竹草长势喜人。采用沼液肥种植皇竹草,昔日500亩沟壑纵横、寸草不生的稀土废弃矿山,如今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生态农场,不但修复了土壤,又为牛、羊等畜牧业提供了绿色青贮饲料。

  “榨干用尽”带来生态经济双赢。如今,示范园日均可收集处理畜禽粪污360吨,日发电量1.8万千瓦时,年产固肥4万吨和液肥30万吨,实现县域范围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有效助力定南生猪复产增养。

  实现“串绿成链”

  6月22日,在定南县岭北镇常丰牧业有限公司基地,数千头生猪正在进食,而距养殖基地20公里外,历市镇太公村千亩大棚蔬菜长势喜人,从养殖业到种植业,绿色发展将它们“链”在了一起。

  在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定南着眼前端、中端和后端环节,对生猪养殖场的粪污收集等配套设施建设进行奖补,在政策、用地和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示范园支持,对购买示范园有机肥的种植主体等给予奖补和提供用肥指导。特别是在后端有机肥推广利用方面,示范园根据不同作物及不同生长周期营养需要生产液态有机肥,种植户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用,实现了改良土壤和绿色生物杀虫等功效,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目前,该县有机肥使用覆盖全县11万亩油茶、6.1万亩果业、6.5万亩蔬菜。

  如今,围绕打造绿色农业循环产业闭合链,定南依托示范园,进一步畅通绿色农业循环链条,加快生猪养殖复产增养,壮大脐橙、蔬菜、油茶等种植产业。

  2019年,示范园的“N2N”(N家畜禽养殖场对接示范园,以沼气发电基地和有机肥厂为核心纽带,再对接N家种植户)循环农业运营模式,成为省农业农村厅主推农业技术之一,并荣获中国沼气+创新创业挑战赛冠军。(唐 燕)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