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写心——李志国中国画作品展”在东莞可园开展

2020年06月29日10:51  来源:新华网
 

日前,“清风写心——李志国中国画作品展”在东莞市可园博物馆综合展厅开展,共展出李志国近年来创作的国画及书法作品50余件。作品对东莞花鸟风物艺术化概括提炼,展现了这位青年画家对这个城市以及时代的热情讴歌。

据悉,本次展览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岭南画院及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主办,展览将持续到7月5日。开展当日,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花鸟画工作室主任许敦平及东莞市宣传文化部门相关领导及嘉宾参观展览并对作品给予充分肯定。

展出作品:得宋元体格,展写意精神

李志国,山东菏泽人,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院并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中国画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岭南画院担任院内画家。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岭南画院国画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青年美协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次展出的50多幅作品中,可以看出李志国的花鸟画得法宋元体格,也饱含写意精神——荷花、水禽、老梅、飞鸟等描绘的对象跃然纸上,有郁勃的生机、用笔工细而又随意,线与面的穿插,勾与染的互补,虚与实的相济,自然天成,恰到好处。

“他对工笔、写意、小写意、没骨等花鸟体裁都有深入研习,尤其醉心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探寻和诗意表达,这在同龄人中表现是非常突出和有前瞻性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原中国美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任道斌说。

任道斌认为,李志国的画无论设色、水墨,看似经意,却是随意;仿佛随意,却寓经意,轻松自然,水到渠成,毫不做作,笔头甚为洒脱。若按“能、妙、神、逸”四品的古画评定标准,当属逸品一格。

“逸品的产生,在于画家将后天之功与先天之妙做了从必然到自由的提炼,即张扬了后天的水滴石穿之功,又显示了先天的神妙灵气之力。”任道斌说。

创作展望:记录东莞,感恩东莞

在李志国看来,艺术创作必须深入生活、记录生活。为了画好花鸟画,他经常到东莞同沙水库、水濂山等郊野公园写生,捕捉鸟儿最动人瞬间;而对植物的描绘则离不开对日常生活的体察,岭南画院荷塘里的莲叶田田,可园里的茂林修竹,皆入其画作。

此外,本次展出的还有他在亲身参与抗击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疫情期间,他与同事积极投身志愿者一线,在虎门镇某高速路口测温半月。结合自身感受,他创作了《共盼春来》、《清松品格》等抗疫花鸟画作品以及《青山一道、风雨同天》等书法作品。

“今年是我来东莞工作的第十年。这次展览是对十年来艺术创作的回顾,也是对东莞这座城市记录的汇报、培养的感恩。”李志国说,本次展览对自己的十年有回望和总结的意义,对接下来的绘画创作也有指导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蔡拥华表示,本次展出的李志国的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息,凭借专业创作的功底,他用特有的笔墨和色彩关系,将岭南文化名城东莞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灵动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描绘出了艺术家眼中的东莞生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展览。

笔墨探寻:回望“二居”,致敬可园

本次展览所在地可园,紧邻李志国工作的岭南画院。“我几乎每周都要来可园写生,可园作为岭南画派的策源地,我的花鸟画在这里展出颇有意义,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先贤和“二居”致敬。”李志国说。

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许敦平看来,岭南、可园、花鸟这几个词放在一起着实有种让人如置身鸟语花香的大千世界,是一种天然的联姻。而岭南画院、可园博物馆、花鸟画即是一个密切的人文景观存在,美好的自然里面有了人文的温存和故事。

“志国研学花鸟画,致力于花鸟画学,生活、工作于可园之畔,可园之朝晖夕阴、晴窗雨瓦都影响着他的创作,在可园办花鸟画展,回望二居,致敬可园,可见他与可园与岭南花鸟结缘之深,亦对花鸟画前贤的谦诚毕恭。”许敦平说。(文\龚名扬)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