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江西要闻

零的突破

——双季早粳稻新品种在江西省选育试种成功

2021年07月27日06:57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7月19日,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现场测产会在上高县锦江镇石湖村举行。经现场测产,平均亩产567.64公斤。

  “中科发早粳1号”是我省引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团队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实现了我国双季早粳稻在南方试种“零的突破”。

  新品种在机插秧、人工插秧、直播和抛秧等4种栽培模式下均表现优异,尤其在苗期抗冷、抗旱、成熟期抗穗发芽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且外观品质优、味道好。“今后人们提前一个季度就能吃上好吃的新粳米了。”李家洋说。

  填补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空白

  一直以来,双季早粳品种在我国南方水稻生产中是一个空白。我国双季早稻生产共有13个省区,全部分布在南方低纬度地区,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4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5%以上。

  同早籼稻相比,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粳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明显优点。加速培育优良双季早粳品种及其推广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早稻米的品质和商业价值,不仅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可将我国优质新米的上架期提前两至三个月。

  针对我省早稻单产低、米质差、效益低等问题,去年,我省引种示范由李家洋院士团队选育的早粳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示范种植面积200亩,其中机插秧、人工插秧、直播和抛秧4种栽培模式各50亩。该品种田间长势均衡,落色好,无明显病虫害,米外观品质优良,长宽比达3.0,米饭香味清淡、表面油光艳丽,口感明显优于普通早籼稻,实割平均亩产567.64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达613.73 公斤。

  据测产组专家介绍,尽管育种专家已经尝试了几十年,却一直未能在南方地区培育出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双季早粳稻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空白。

  “量身定制”的水稻

  早稻新种质为我国优质稻改良示范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新种质诞生的背后,蕴含着强大的技术支撑,即分子精准设计育种。

  李家洋团队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的机理研究,并率先提出了“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大幅提升了水稻品种培育效率。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团队最终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的全新“中科发”双季早粳新品种。

  据了解,“分子精准设计”就像组装一台电脑,把相关的水稻基因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培育出满足需要的种子。

  “我国的水稻育种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李家洋说。但他同时表示,这一领域挑战犹存,“尽管目前水稻育种材料聚集了大部分优良性状,但仍然需要升级与完善。”(孙明珠)

(责编:罗娜、邱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