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

元家村圆梦记

2021年08月27日16:39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在江西省崇仁县以北方向的河上镇,有一个叫元家的村庄,村民大多姓元,是唐时期崇仁知县元子哲的后裔,元家村也因此而得名。元家村下辖12个村小组,872户、4085人,共有耕地3980余亩。

走进该村,一眼望去,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路旁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绿油油的瓜藤挂在棚内的竹架上,枝繁叶茂……近年来,元家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摸索出了一条小康圆梦的新路子。

蔬菜产业托起村民“小康梦”

盛夏七月,元家村田野葱茏。在广地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分散在蔬菜大棚里修枝剪叶、施肥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该合作社负责人彭冬华是本村人,之前一直在海南种植冬瓜,在外漂泊的辛苦早就让他动了返乡创业的念头。当了解到当地对返乡创业给予各项扶持政策后,彭冬华立即辞了海南的工作,于2020年回到家乡,并建立了广地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

“目前我们种植了200多亩冬瓜、100多亩蚕豆,还露天种植了450多亩槟榔芋和莲子,去年的销售额是200多万元。合作社成立后,在村里流转了750余亩土地,为120多名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包括贫困户10户,这些村民每人年均可增收3万余元,每年可为元家村增加近3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既在家门口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还能为村里的发展贡献了个人力量。”谈起合作社的发展,彭冬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广地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是元家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该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植产业,采取“党建引领、产业抱团、村社合一、社企联建”的发展思路,盘活土地资源,引进生态企业,通过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目前,该村已有两家规模以上果蔬种植基地,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1700余亩,带动200余名村民长期就业,户均年增收4万元左右。

土地流转“转活”村级集体经济

蔬菜产业要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土地。“产业要振兴,首先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流转后产业才能上规模、土地才能出效益。”元家村党支部书记元江华介绍,“以前,村里都是以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方式,很难形成规模,也做不出产业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元江华说,2020年村里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之初,就着力在土地流转问题上做文章。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由村干部组成工作组,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把土地流转政策等向群众讲明讲透,同时发动党员户带头流转。

据悉,全村现有耕地3980余亩、山地6800余亩。截至目前,已流转土地2200多亩,其中1293亩农田用于种植冬瓜、蚕豆、槟榔芋等蔬菜,950亩山地用于种植水蜜桃、金秋砂糖橘等果树,靠土地流转带来经济效益增长,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一年内翻十倍的惊人变化。“2019年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只有5万元,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到50万元,一年的时间足足翻了10倍,今年预计会突破百万元大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成倍增长,更加坚定了该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决心。

土地实现流转,不仅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还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户戴银秀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我们自己把地租给别人种,不到100块钱一亩的租金,如今村里统一招标,租金比以前高了几倍。去年我们家的4.5亩地以每亩每年400元的租金流转给广地农业合作社,光土地租金就多得了1400余元,再加上我现在在蔬菜基地里务工的收入,一年增加了3万多元收入。”

扮靓乡村提升精神风貌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随即提上日程。元江华介绍,过去的元家村道路狭窄,生活垃圾、家禽粪便随处可见,私搭乱建现象也较为严重。

为大力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彻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去年以来,该村道路改造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民安全饮水项目、村民公共活动和服务场所建设等项目陆续实施,私搭乱建、残垣断壁、沿街旱厕、生活垃圾乱扔等现象不复存在,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去年,靠着在蔬菜基地干活攒下的钱,脱贫户元水仔不仅把房子翻新了一遍,还在原基础上加盖了一层。“以前家里经济非常困难,8个人挤在不足100平方米的毛坯房里。现在住得比以前宽敞多了,还买了新的家电家具,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提起现在的生活,元水仔喜上眉梢。

如今的元家村处处展现出新气象,路通了、树绿了、水清了、环境好了,村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村民们变得更爱护环境了。”元江华说,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发展壮大蔬菜种植产业的基础上,延伸蔬菜产业链,争取打造出蔬菜清洗、烘干、包装等相关产业,携手村民共圆小康梦。(胡葳 丛轩)

(责编:罗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