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

围绕“融”字做文章 党史教育“红”起来

——宜春学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2021年11月12日14:56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红色资源见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凝聚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让地方红色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红”起来。

在“融”入理念上下功夫,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沉浸感”。一是放在“心”中。本地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宜春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大量的红色资源。年初,马克思主义学院明确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特色马院建设、凝练办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并成立专门机构统筹抓好地方红色文化工作。二是扛在“肩”上。为了拍摄地方红色文化微视频,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专班队伍,分为六个小组协调推进工作。三是抓在“手”中。为了更好地宣传利用地方红色文化,弘扬苏区革命精神,学校成立宜春学院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原湘鄂赣苏区各地挖掘大量红色文化素材,推出了专著《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等一批研究成果;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出版了《红土初心》等地方红色文化读物。

在“融”入内容上下功夫,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一是讲好本地红色人物的先进事迹。马克思主义学院拍摄微视频,视频反映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顽强勇敢的精神,播出后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二是用好本地有较大影响的红色事件。宜春及周边发生了不少有较大影响的红色事件。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党史教员及思政课老师开展集体备课,结合地方党史事件挖掘特色元素,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思政课程内容,打造了一门16集的党史教育线上一流课程,进一步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三是发挥重要红色遗址的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开展以“访红色遗迹、听革命故事,到党史故事发生地看今朝变化”为主题的“一线课堂”实践调研活动。

在“融”入形式上下功夫,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时代感”。一是地方红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开展好《红色文化十讲》专题必修课的同时,注重将本地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启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五个一”工程;2020年,将该工程升级为“五红五优”育人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党史微课金课。注重守正创新,结合地方党史事件发展历程,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挖掘地方特色元素,进一步完善和拓展课程内容,精心打造了第一批党史微课,开设了一门16集的党史教育线上一流课程,不断提升课程育人和服务地方质量。三是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非公企业党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理论学科优势,选派了30名以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党史教员团深入宜春经济开发区,为园区企业讲党课,助推非公企业。此外,还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邱烨、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