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梦想起飞的地方(我与一座城)
依然记得生平第一次奔赴江西宁都的情形:一条坑坑洼洼的砂石路,一辆笨重老旧的中巴车,一车面孔青涩的学子,一种对未知的慌张和向往……从瑞金到宁都,80公里的路程,我在车上整整摇晃了一个上午,方才抵达目的地——江西省宁都师范学校。
1994年,14岁的我就这么一脚踏入陌生之地,将青春和梦想寄放于此。那时候的我也不会想到,宁都将成为我生命中的第二故乡,梅江河、水口塔、城南大桥、翠微峰……这些地方将成为我魂牵梦萦的风景。
我对宁都的感情,是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累积中逐渐形成的。彼时的宁都,县城很小,很简陋,只有一条主街道。从校园出来,穿过小巷,便来到商贸集中地。如果不在摊贩前驻留或走进商店踟蹰,仅需几十分钟便可将县城逛完。
那时候的生活普遍还比较清贫,肉和蛋隔很久才舍得吃一次。偶尔,我与同学们会小小地奢侈一下,凑钱到校门外的小餐馆打一次牙祭。如今想来,宁都这座城,给予我太多的温暖。有一次,我的裤子坏了,想去修补,拿到裁缝店一问报价,我又犹豫了,因为我的生活费总是很拮据。我的同桌是宁都人,她看出了我的为难,主动提出请她妈妈帮忙修补。裤子拿回来的时候,木讷的我都忘了说一声谢谢,但这份情谊,我却深深记在了心里。
许多年以后,我才领悟到,宁都人的热情、善良、好客,一代代传承了下来,煦风般抚慰着外来游子的心。
最重要的是,这片土地浇灌和哺育了我们的青春和理想。在奔流不息的梅江河畔,我们晨起跑操、课堂求知、晚间读书。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里,都高悬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8个大字,那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人生和事业。
尤其庆幸的是,宁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就在这里,我爱上了文学,成为东篱文学社的一员,加入了广播站和《宁师青年报》采编团队。我学会了采访、写新闻,更多时候我偷偷写诗、写散文,倾吐着青春的心声和梦想。我常常流连在图书馆或阅览室里,为一篇细节丰满、直抵人心的文章而激动,暗暗幻想着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能印成一本书。
自1997年离开宁都后,我多次重返旧地,几乎是看着宁都一年年发生着变化。有一年,我惊讶地发现,曾经杂草丛生的梅江河畔,已经建成美观的游步道。那时我就想,宁都的城市形象正在一天天蝶变之中,也许再过一段时间,我就很难辨认出它的样貌了。
今年3月,我又一次来到宁都。如我所料,此时的宁都早已今非昔比。晚上,我漫步在梅江河畔,感受江风带来的清爽,蓦然惊觉,曾经雄伟的城南大桥,不知怎么就显得小了、旧了。而在城南大桥的上游和下游,冒出了更多的大桥,横跨梅江,巍然矗立。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当年和我一样青涩、懵懂的同学,大多已成为各自单位里的中坚力量。他们或为中小学校长,或为幼儿园园长,或为学校里的名师、骨干,其中有几位,依然坚守在乡村学校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这次来宁都,同学相聚,在推心置腹的长谈中,我读到了他们脸上的沉静,也读出了他们内心的宽阔。我知道,虽然当年的宁都师范学校已经更名为宁师中学,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理想早已种进了学子们的灵魂深处。
而我们的班主任年逾八旬,仍时常在微信群里与同学们交流,乃至谆谆教诲。他那如师如父的教育风范,影响着几代学生。今天的宁都,基础教育扎扎实实,职业教育蒸蒸日上,与这些怀揣梦想的奋斗着的普通人是分不开的。
宁都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的指挥中心,是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的爆发地。徜徉在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和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犹能感受到当年的壮怀激烈,那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仿佛跃然眼前。我们记取的,不仅是英雄的名字,还有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
曾经的革命热土,正在新时代里绽放着璀璨光华。在宁都,我看见了一张张自信的面容,感受到了人们奋斗的热情。是的,正是这些继往开来、勇于奋进的人们,成就着今日的宁都城。我仿佛看到一支关乎理想的接力棒,正在这里被一程一程传递下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