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最美大学生”郭陈圣嘉:青春热血 为生命续航

“可以给患者一线生机,我肯定尽己所能。”回想起捐赠造血干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过程,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郭陈圣嘉至今难忘。
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的人越来越多,但相匹配的人少之又少,10万个人中可能只有1个。郭陈圣嘉本能的举动,埋下了一颗生命的种子,等待在未来某一天撬动生命的奇迹。没想到,不到两年时间,这颗种子突然破土。
接到红十字会电话时,郭陈圣嘉正处于大学二年级紧张的课业学习中。在电话那头告诉他,有一位血型和他初配成功的白血病患者生命垂危,急切需要造血干细胞捐献。
郭陈圣嘉刚毅果决地说出“我同意”,便立即前往江西人民医院体检。在完成高分辨配型后,郭陈圣嘉正式进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捐献前,医生给他注射了动员剂,药物产生的高强度刺激使郭陈圣嘉的腰部感到异常酸胀,难以入眠,且注射过程每半天进行1次,疼痛酸胀共持续了5天。捐献的那天。他在病床上躺了4个多小时,捐献了225毫升造血干细胞,这需要14000毫升的血液循环量。也就是说,郭陈圣嘉体内的血液,顺着管子流到离心机,再回到他身体内,来回走了3.5趟。
当最后一部分血液流入分离机,郭陈圣嘉终于完成本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此时他已浑身僵硬,心情却轻松了起来,“如果能给人生命的希望,我做这些就都值得!”
静养多日后,重返校园生活的郭陈圣嘉带着全新的生命感悟,开始关注造血干细胞宣传。2022年,郭陈圣嘉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的求助电话,被告知由于原受助患者病情反复,急需淋巴细胞用于加强免疫、阻止疾病复发。虽然第一次的疼痛历历在目,郭陈圣嘉更加果断说:“没问题,我愿意!”
再次走进采集室的郭陈圣嘉神色坚定,小臂上缠绕着多条管线,床边的仪器呼呼不停地运转,历时3小时,126毫升的淋巴细胞顺利完成采集,众多亲友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他加油打气。
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到第一次成功捐献,郭陈圣嘉忍受着身体的痛苦;从捐献造血干细胞到捐献淋巴细胞,郭陈圣嘉坚定捐献心怀大爱。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国青年,郭陈圣嘉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敢于担当,心有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