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江西宜春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宜风暖粤地 春潮涌湾区

人民网记者 罗娜
2023年10月26日08:21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谢谢,时隔20年,我在深圳终于有‘家’了。”一通电话,让定居在深圳的流动党员谢先信激动万分。

近日,记者在宜春市驻深圳市宝安区流动党员第一党支部见到了老党员谢先信,他脖子上挂着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特别显眼。“自从2004年来到深圳,组织生活就没办法正常进行,这也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如今,有了这个党支部,我的‘心病’也治好了。”谢老饱含深情地说道。

多年来,一大批优秀党员背井离乡,来到改革开放前沿,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江西省宜春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流动党员共有5226人,占宜春市流动党员的50%。

大湾区作为宜春市流动党员最大聚集地,如何关心关爱、教育管理、发挥流动党员能动作用等,成为摆在宜春市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大湾区,就要敢于先行先试!”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书记彭芳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经过三个月的筹备,宜春市在大湾区迅速成立了以“1+7+N”为组织架构的流动党员党委,让在大湾区的宜春籍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有学有为。

一通通电话,确保5000余名流动党员“安心安家”

“喂,您好,您是在深圳的宜春籍党员XX吗?”话音未落,电话那头已经传来了急促的嘟嘟声。

“你再给我打电话就报警啦!”

……

8月24日,在前期流动党员摸排工作中,联络人郭永平的心情犹如过山车。

“我需要在短时间内联络上153名在大湾区的宜春籍流动党员,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岗位以及住址,并建档建台账。”近日,郭永平回忆起那段打电话“寻人”的经历时,表情中无不透露着“我太难了”的囧状。

“打着打着电话就停机了,我立马充值了200元话费,电话还是停机,并提示号码为空号。”郭永平告诉记者,由于短时间内拨打了太多的陌生号码,被移动平台识别为诈骗性电话,平台自动锁号。

第二日,郭永平赶紧带着身份证前往营业厅“解锁”。据介绍,在前期流动党员摸排工作中,此类“乌龙”事件接二连三。然而,在各地联络员的共同努力下,仅用7天时间便联系上了宜春籍在大湾区的4000余名流动党员。

找到流动党员仅是第一步,下一步便是尽快给流动党员建立一个“家”。

“目前宜春籍在大湾区流动党员共有5226名,覆盖面广,我们通过前期充分调研,决定建立大湾区‘1+7+N’流动党员组织体系。”宜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时卫东告诉记者,即建立一个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下设7个流动党员党委,并以7个流动党员党委为依托,成立N个党支部。”

据悉,今年7月份以来,流动党员党委组建工作便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江西省委第七巡回督导组调研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主题教育工作座谈会现场。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办公室供图

7月8日至16日,宜春市驻佛山市、广州市、东莞市、珠海市、中山市、深圳市、惠州市7个流动党员党委陆续成立;8月5日,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成立,同时按照地域、产业链等陆续组建了100多个党支部。

“党支部成立真是件大好事,把我们这些像没有母亲关心的孩子组织起来,我一定会尽自己之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党支部的陆续成立,83岁宜春籍驻广州市流动党员黄乔林非常欣慰。

如今,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成立将近3个月,完善的组织体系,让分布在大湾区的一个个流动党员“安心安家”。“流动党员犹如散落的一颗颗珍珠,我们通过串珠成链的方式,使之散发更耀眼的光彩。”彭芳形容道。

离乡不忘乡,流入变“融入”

粤港澳大湾区充满商业活力,流动党员们借助流动党员党委这个平台,拥有大量“商机”交流的机会。为了将这些“商机”转化为家乡经济发展助力,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成立了“双招双引”工作队伍。

“深圳有两家电子企业有投资意向……”今年8月,彭芳将这条招商信息在“双招双引”群里一发,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委员、宜春市驻佛山市流动党员党委书记刘佳发便坐不住了,第一时间联系企业,并有意将企业引荐到宜春市铜鼓县去发展,不料,一上门便吃了“闭门羹”。

“铜鼓县不仅人口少,产业配套差,交通也不方便……”企业按照以往对铜鼓县的印象,直接表示无合作意向。然而,这并没有让刘佳发打“退堂鼓”,而是极力将铜鼓县的招商政策以及优惠待遇讲解给企业听。

“企业若是落户铜鼓县,工商注册、银行开户、发改备案、供电报装等手续,当地都可以帮代办、上门办,为企业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同时,铜鼓县新建的园区即将投入使用,园区环境优美……”刘佳发一一介绍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最终,成功说服企业去铜鼓县考察。

9月18日,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相关人员陪同凯立智能、爱特沃信息两家企业来到铜鼓县。经过现场考察与交流后,企业当即表示落户铜鼓的意愿,并签订框架协议。

“通过驻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推荐落地的项目,不仅要加强后续服务,还要给企业挂牌‘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双招双引’示范项目’,为企业落地发展提供信心保障和示范效应。”彭芳的话再次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离乡不忘乡,流入变“融入”。流动党员常年在外,他们在不忘家乡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融入大湾区。

陈志强深夜慰问刚出院的“广东好人”陈灵鸽。宜春市驻东莞市流动党员党委办公室供图

“最近身体恢复的怎么样?”8月25日晚,宜春市驻东莞市流动党员党委书记陈志强一行来到了住在东莞市虎门镇的“广东好人”陈灵鸽家中,与陈灵鸽促膝长谈、唠家常,询问她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况,并为她送上慰问品。

走在东莞市厚街镇街头,大多数人都认识陈志强,他不仅是宜春市驻东莞市流动党员党委书记,还是大家频频称赞的“中国好人”“东莞好人”。

陈志强在东莞打拼了20多年,如今拥有自己的企业。平日里,陈志强都是骑电动车上下班。“这样可以方便和大家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大家解决问题,我们既然在东莞发展,就要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陈志强告诉记者,宜春市驻东莞市流动党员党委建立以来,他积极发动身边的流动党员一起投入公益事业。

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走访敬老院老人,帮助患病家庭筹款……近年来,陈志强等流动党员帮助了200多人,并不断向社会捐款捐物。

“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的成立,把流动党员锻造成一面面流动的红旗,在大湾区和家乡之间架起了高质量发展的‘连心桥’,形成了‘一面旗帜两地红’的生动局面。”时卫东说。

多管齐下,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

“我们长期跟随子女在外,很庆幸能像在家党员一样正常过组织生活,今天的座谈让我获益良多,在这里,我找到了组织的归属感。”10月9日,在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会议室,上高县委组织部举办流动党员代表主题教育工作座谈会,流动党员黄炎根难掩内心的激动。

“流动党员党委主动送学习资料上门,体现了党组织对我的关心,鼓舞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9月27日,在收到宜春市驻中山市流动党员党委书记黄俊等流动党员送来的学习资料时,久居中山市的流动党员吴辉宏倍感温暖。

……

连日来,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下辖各级党组织正积极开展“上门送学”活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共送10000余本主题教育学习资料,开展220多次学习会、宣讲会、培训会。

与此同时,宜春市积极打造流动党员“线上充电站”,依托“红帆”APP,将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网络的方式“流动”到5000余名流动党员身边。

“点开APP,在功能导航页面可以看到系统设置的‘学习强国’‘管理制度’‘组织建设’‘学习宣传’等功能。”万载县委组织部部长梁辉介绍到,作为开发单位,目前系统正在测试阶段,正式上线后,每一位流动党员都可以通过系统深入了解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做、做什么”。

万载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对“红帆”APP进行介绍。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办公室供图

据悉,“红帆”APP还设置了流动党员党组织及流动党员联络通讯功能,每一位党员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到所在支部其他党员的联系方式,或直接在系统内即时进行单对单或全支部的即时语音、文字通讯。

如何将宜春市创新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10月9日至13日,江西省委第七巡回督导组、宜春市委组织部联合流动党员流入地组织部门,深入宜春籍流动党员所在的支部一线、项目一线、工厂一线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非常不容易,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能够在短时间内把这么多流动党员一一核实联络到,并实实在在落实到支部,实属不易。”座谈会上,在详细了解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从酝酿到成立的过程后,长期负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深圳市委组织部一处副处长朱婷感触颇深。

“现在正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的时候,希望宜春籍流动党员能够参与到所在地的教育管理中,我们争取将宜春驻深圳流动党员党委委员及下辖党支部书记纳入深圳党校的主题班、专题培训班学习,也欢迎大家能够积极融入深圳的社会治理当中。”朱婷表示。

座谈会上,流动党员们畅所欲言,各自诉说了自己在大湾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目前处于成立初期,在这个时间点过来开展调研,更能发现问题,同时解决问题。”江西省委第七巡回督导组副组长缪圣纲袒露此行初衷。

“流动党员管理是一个难点,既然平台已经搭建好,就一定要发挥好这个‘家’的作用,让大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学习、共同锻炼本领、共同发展。同时,发挥好流动党员的主观能动和资源优势,引导他们在助力当地发展的同时反哺家乡。”缪圣纲说。

(责编:罗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