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载: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咚咚咚——咚咚咚——”近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古城人头攒动,乡亲们聚精会神观看《得胜鼓》表演。现场,一片喧嚣的锣鼓声中,头戴头盔,身着盔甲的表演者鱼贯而出,他们手执长号、唢呐、腰锣等传统乐器,战鼓隆隆作响,演绎出千军万马得胜归来的豪爽气势,场面蔚为壮观。
先前在民间,得胜鼓平日不轻易擂响,只有在祭祖、庙会等庄严的场合方能演奏。如今,凡娶亲嫁女、生日祝寿、开业庆典、欢庆佳节等活动,村民们都会邀请得胜鼓表演队演奏《得胜鼓》,以增加喜庆吉祥氛围。
万载得胜鼓不仅深受周围十里八乡村民的喜爱,更是宜春乃至江西独树一帜的存在。2008年6月,万载得胜鼓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先辈手里接过得胜鼓槌的高斌,如今是上坊得胜鼓表演队队长,一年带领队员演出十余场,曾代表万载县赴福建、江苏、贵州等省市进行展演,让更多人关注、学习得胜鼓演奏技艺。
目前,上坊得胜鼓队共有32名队员,调动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高斌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表演前我会通知到每一位队员,规定某个时候必须到,到了必须统一服装,穿着要整齐,队伍不能松散。”此外,高斌还会提前召集队员进行集中训练,每次都是安排在晚上,训练时间在三个小时以上,汗水浸湿衣服也不停歇,赢得村民们的广泛赞赏。
和得胜鼓一样,正月跳傩的风俗在万载同样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2008年6月,《万载开口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逢新春佳节,万载各地都会请傩神、跳傩舞,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载县潭埠镇池溪村沙桥傩队负责人丁冬生表示:“平时很多人都在外务工,接近年关乡亲们就从各地回来了,我们就集中开展训练,往往从正月初一开始走村串巷跳傩,为人们送祝福祈平安,一直到正月十三才回家,乡亲们都很喜欢我们的演出,经常留我们在家里吃饭。”
跳傩是傩舞的重头戏,其飘逸又洒脱,粗犷而夸张的动作极富观赏性,既保留了傩祭的古朴,又保留了民间的热闹。
近年来,万载县深挖非遗资源,着力推动花灯戏、烟花表演、夏布等一系列非遗融入百姓生活,建立健全历史展馆、体验中心、传习所等非遗文化场所,兴办研学旅游、非遗体验、传统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加强非遗与时代的联系,让非遗走近群众、贴近生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