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浮梁:以“宅改”描绘秀美乡村新图景
刚刚过去的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作为全省17个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先行县”,按照“管改统筹、点面结合、梯度推进”的思路,努力在“退”上下功夫、在“整”上出成效、在“用”上见收益,走出了一条“环境优美、邻里和谐、资源聚集、集体增效、农民增收”的宅改之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生动局面。
新年伊始,走进云雾缭绕的浮梁县鹅湖镇潘村村,映入眼帘的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房屋、一个个美丽整洁的庭院,一条条干净笔直的村道……一幅幅绿、净、美的秀美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村民戴子健告诉笔者:“自从宅改工作以来,村里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作为村民,现在过年过节回家完全不在担心行车难的问题,村里也铺设了柏油路,新建篮球场,空闲之余和家人朋友一起运动健身,如今村民的归属感、幸福感特别高。”
潘村位于浮梁县东南部,村中总户数228户,宅基地232宗,一户一宅202户。宅改中,按照浮梁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坚持“政府引导、理事主导、群众自主”的原则,积极引导村民支持、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共拆除闲置农房、附属房19栋1570.63平方米,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14宗1123.4平方米,腾退预留地12宗1440平方米,村里旧貌换新颜。
“启动宅基地改革以来,我村以农科所组为示范点,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组现有资源,收回空闲宅基地,打造停车场、标准篮球场,进行了村庄美化、亮化、绿化,使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浮梁县鹅湖镇潘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春涛说道。
潘村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浮梁县在推进宅改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宅改一年多来,浮梁县通过积极动员部署、系统谋划,绘制全县宅基地数据台账“一张图”,出台了一个县级“实施方案”,打造了宅改可复制、可推广的“浮梁经验”。截至目前,全县完成6.2万户的宅基地资格权户认定,依法查处违规违法建房行为167宗,完成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7.3788万宗;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已在“赣服通”上线试运行,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掌上”报建服务;对全县143个行政村进行了精准分类,按“多规合一”要求,已完成51个试点村庄的规划编制;通过入户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摸排出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18041宗,以村为单位逐一建立问题台账,目前已妥善处置12790宗,依法清理腾退出“一户多宅”及废旧宅基地409宗,全县已办理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6.9万宗,占总数的93%;2023年新增全县宅改试点140个,其中省点86个、县点54个,全县打造28个颇具特色的宅改“亮点”村庄,受到有关部门高度评价。
同时,该县按照“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一村一策",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通过民主议定,对一户一宅超面积、一户多宅、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用宅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妥善处置。全县目前有60%左右的自然村已采取“阶梯式”缴纳有偿使用费形式,对超占面积进行有效处置,全县累计退出超占庭院22341平方米。
浮梁县是“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之一,该县坚持把“宅改+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主打模式,用好用活退出的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文创基地等,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和产业增值效益。该县王港乡港口村充分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村集体创办“梦里水乡旅游公司”,打造“七星港湾”“锦泰文化营地”等网红打卡点,村集体实现增收40余万元,带动村民年增收200余万元;湘湖镇利用地处景德镇近郊优势,创新推出“老屋唤醒行动”,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以陶艺创作为主的文创基地,目前已吸纳 300余名来景德镇创业的“景漂”族入驻湘湖开办陶艺作坊;蛟潭镇琅溪村是中共河西县委旧址,红色资源丰富,该村结合宅改全力打造乡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农村宅改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描绘出了秀美乡村新图景。下一步,浮梁县将不断巩固宅改取得的成果,持续提炼深化宅改经验,跑出宅改‘加速度’,为乡村振兴‘蓄能增效’,走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步’。”浮梁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许旭升、黄湘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