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穿越455年,定南明代古县城“复活”迎客

古城新韵

2024年01月19日08:24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一座客家古城,一部客家史记。不久前,融古城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耕读体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定南县“客家古城”景区正式开门迎客。

客家古城的前身为定南县老城镇老城村,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仅一山之隔。该镇始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距今已有455年历史,完整保留了古代县城的格局、规制和功能,对保护客家传统文化、研究明代县城规划、体验古代县城风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赣粤边界的崇山峻岭间,为什么会设立这么一座古城?古县城为何保护得如此完整?古县城与现在的定南县城,为何分处两地?

定南客家古城研究专家、文史学者罗庆谷告诉记者,要揭开定南客家古城的神秘面纱,还要从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说起。那年,一代大儒、著名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率兵平定了赣粤边界长达40余年的匪患,奏请朝廷设立了广东省和平县,并在赣南粤北辖区强化统治、推行教化。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40多年后,明嘉靖年间,当地盗贼再起,时常攻打官府、劫掠百姓。

为解决匪患问题,朝廷痛下决心,历时数年苦战,终于平息匪乱,并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割周边三县地设新县,因“扼江广咽喉……岭表之长治久安实赖其地”,取安定南方之意而命名定南县,又因此地遍植莲花,荷叶田田,故又名莲塘城。

“莲塘城没有高大堂皇的建筑,东门迎阳、南门丰阜、西门宝成分列三方,三座城门、1460米长的城墙成了固若金汤的军事建筑,屋舍庙宇一律强调实用功能。”罗庆谷说,古城九街五巷纵横分布,街道路面取南门河里的卵石铺就,大部分民居也是就地取土添加桐油石灰做成三合土夯墙而建。

翻开定南县志,从长长的大事年表里可知,客家古城建成后并非一派祥和安宁,还有刀光剑影、烽火连天——

从1569年到1927年,莲塘城作为县治的358年间,169位朝廷命官在这里主政,如走马灯似的平均2.11年就换一任,有的在任内因城被攻破而满门被斩,有的找借口拒绝赴任,还有的想方设法尽快调离这个蛮荒之地。

城南巽塔的风水传说、城内为数众多的宗教场所、城墙保卫下遍布炮楼枪眼的围屋、高寨岗上的钟楼残垣,是那个动荡年代的见证。

莲塘城也不乏厚重的历史文化。走进古城一处建筑,清代进士钟一诚手书的“锄经种字”匾依然镶嵌在门楣。字体虽显斑驳,但“锄经种字”的思想已经融入了耕读传家的客家人的血液,成为他们生存处世的哲学基因。嵌入厚厚城墙里的“敬惜字纸”炉,县衙门口竖立的戒石,记忆里“像赣州府文庙一样气派”的孔庙……它们就像一个个历经沧桑的诉说者,讲述着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苦苦思索和历朝统治者以文化人、治国安民的不懈探求。

蕞尔之地的定南县,因历史的机缘巧合得到过明清两朝皇帝的朱批。除明朝建县外,另于1773年经清朝乾隆皇帝朱批同意改县为厅,经历了短暂的繁荣。

纵观历史,莲塘城因戡乱而建,因安宁而兴,因动乱而衰。

1927年,一场众说纷纭的“姓氏械斗”,一把疑云重重的“烧衙之火”,一次错综复杂的“迁城风波”,最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尘埃落定——县城他迁。莲塘客家古城变为一个自然意义上的村庄。

如今,抖落历史风尘后的莲塘古城,依旧是一座“活”的古城,原始古朴的客家生活场景得以保留,城隍文化得以延续。

两年前,定南以明代客家县城为依托,全力打造文旅综合体客家古城。按照活态保护的原则,修缮古城门、古庙、古塔、古井、古街、古民居等,重建县衙、城墙、关帝庙、钟楼、文昌阁等古建筑,较好地恢复了古城历史面貌。同时,结合定南瑞狮、赣南采茶戏等非遗,丰富了美食街、文创街、国风剧场、衙门酒吧、“湾区后街”等业态,常态性开展文创设计、表演传习等活动。

见人见物见生活。穿越455年的历史长河,历经岁月洗礼的客家古城,既古香古色,又新韵迭出。正是古老与现代的交融,让“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这座城池生生不息,美美与共! (记者 毛江凡)

(责编:毛思远、罗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