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扬优成势
萍乡市湘东区多措并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先后出台招商引资、工业倍增和科技创新三个“政策十条”,每年拿出5000万元对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创新活动进行奖励,投资3.8亿元与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工陶院、昆明理工、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打造“五院五中心”科创平台,与区内32家企业开展44个项目合作,成功转化科研成果20项……有着“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美誉的萍乡市湘东区,锚定重塑工业辉煌目标,立足发挥好自身基础优势,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全区工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集群发展行稳致远。萍乡市湘东区注重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产业发展,以优势产业催发新质生产力。组建赣湘生态环保集团,23家企业技改投入近10亿元,传统产业技改面达到30%以上,工业陶瓷集群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通过腾笼换鸟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建设,获批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2023年,全区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8.3%、16.7%和23%,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科技创新扬优成势。湘东区建立了创新引领、产创协同、多方融合机制,重点攻关企业“卡脖子”和颠覆性技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全区产业实际,组建了节能环保、电子信息2个企业创新联盟,下设7个细分领域,各领域分别引进科研团队并牵头联合区内重点企业建立联盟共享实验室,联盟企业与产业创新细分平台团队按照揭榜挂帅等形式,开展科研项目合作44项。其中“典型工业炉窑烟气干法除尘关键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当地环保产业新增利润3.72亿元、税收2.3亿元。同时,借助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5家。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2%,县域创新能力评价稳居全省前八、萍乡市第一。
数智提升融合发展。点击进入湘东区工业大数据平台,全区工业产值、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一目了然。该区自主研发的工业管理智慧平台,将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工业产业服务中,通过数据集中管理、智能化处理,实现了对全区企业经济运行实时调度、企业需求准确掌握、惠企政策及时兑现、跨部门业务有机协同办理。同时,着力打造“湘东云”超级算力中心、工业产业大脑、智慧种业服务平台,以数智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运用数字化平台智慧管理,全区1300多家企业实现“上云”,工业数字管理新模式被全省推广。其中,华雅印务、科兴特陶等5家企业完成机器换人,彩来环保、车田科技等5家企业打造了5G智能工厂。 (全媒体记者邱玥、刘启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