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江西永修:小龙虾 大“钱”景

人民网记者 秦海峰
2024年05月20日09:43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航拍镜头下的永修县“稻虾连作”基地。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航拍镜头下的永修县“稻虾连作”基地。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随着龙虾季到来,江西省永修县26万亩稻虾田也迎来“满塘红”。

在永修县三角乡,成片的水田在微风下泛起层层涟漪,农人们正撑着小船,在稻虾田里有序穿梭,忙着将鲜活的小龙虾捕获入筐。

短短几年,永修小龙虾年产量超4万吨、综合产值达20亿元,一跃成为江西小龙虾养殖第一县。

永修县毗邻鄱阳湖,修河、潦河两大水系贯穿东西,丰富的水资源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就是稻虾连作,即一个生产周期养一季小龙虾,种植一季水稻。”永修县三角乡稻虾养殖户彭玉安说。

4月初投放虾苗,小龙虾养在水田里,以稻田杂草为食,粪便还能增强土地肥力。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能养好小龙虾,“稻虾连作”让一片水田实现两份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相比以前单纯种植水稻的话,稻虾连作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半,成本节约了不少,大米的品质也更好了,两者种养结合堪称天作之合。”谈及种养模式有点,彭玉安算了一笔账:在水稻田里养小龙虾,每亩可多赚1500元左右。

“收入提高了一大截。虽然小龙虾价格有起伏,但总体来看,比单种水稻强多了。”彭玉安乐呵呵地说。

为支持稻虾养殖,该县专门出台了稻虾产业发展方案,推动稻虾种养发展,全县种养面积呈指数增长。

如今,永修稻虾养殖面积已经突破26万亩,成为“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

清晨,永修县的江西小龙虾交易中心,人头攒动、门庭若市,彭玉安的小龙虾在这里被有序地分拣、装箱,或被送往小龙虾精深加工厂,或“坐上”开往全国各地的冷链快车,完成从“田间”爬上“餐桌”的旅程。

“稻虾连作”如何做大做强?龙头引领是关键。

永修县引入全国最大小龙虾交易公司——湖北潜江潜网集团,建立了江西小龙虾交易中心,有效解决虾农虾商养虾难、卖虾难、卖价低、运输难等难题,构建了融生态养殖、加工贸易、餐饮文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稻虾田就是聚宝盆!”谈起小龙虾养殖,永修县三角乡稻虾养殖大户徐绘高有着说不完的话。

“以前卖小龙虾完全靠虾贩,价格由他人主宰,利润很低。现在县里发展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起了龙虾交易中心,小龙虾销路广了,利润也高了。”徐绘高说。

如今,徐绘高每天通过江西小龙虾交易中心能卖出2000斤小龙虾。“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信心十足。”徐绘高表示。

“进入5月后,每天交易量达200吨,物流覆盖全国200个城市。”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鑫如是说。

目前,永修涉虾专业合作社近500家,自主种养农户超2700户,直接受益农民超15万人。

永修小龙虾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打造出了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小龙虾产业集群,迅猛的发展势头,也让不少小龙虾深加工企业看到了商机。

位于江西虾谷的江西柳伍食品有限公司小龙虾加工厂内,12条生产线按需有序运转,挑拣、清洗、浸泡、蒸煮、分选等10多道小龙虾加工工序在流水线上高效完成。

“我们已具备日加工量300吨小龙虾产能,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重点城市。”江西柳伍食品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任净表示。

入夜后,白天蒸腾的热浪逐渐消散,在永修县虾客天下美食街,各种口味的龙虾香气飘散开来。

喧闹的街市上,不少来自南昌、九江等地食客三五成群,围坐桌前大快朵颐,品尝来自鄱阳湖畔的小龙虾,其肉质饱满、新鲜弹牙,令人回味。

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走出去,才能让小龙虾香飘更远。

今年“五一”假期,第三届江西永修龙虾节系列活动之一的“永修龙虾进南昌专场推介会”先后走进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红谷滩万达广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品尝美味永修小龙虾。

“不久前,我们还在北京开启永修龙虾专场品鉴会,掀起了新一轮永修龙虾消费热潮,让永修龙虾真正走向全国。”永修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龙头引领、全链发展,全力推动稻虾产业全链条提档升级,永修小龙虾已从季节“网红”变成全年“长红”。

(责编:罗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