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黄: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为破解流动党员信息掌握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党委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流入流出双向管理有效路径,全面紧扣流动党员动态管理、精准服务、作用发挥全链条,创新推动流动党员教育“多元套餐”,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失联,实现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延伸“组织链”,配好“动态管理”餐,让党员“流而不失”
前段时间,遍布全国的91名棠阴镇流动党员,收到“家乡来信”。信中,棠阴镇发出倡议:主动报到“亮身份”,积极作为“当先锋”,心系家乡“作奉献”。
棠阴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广大流动党员曾面临组织覆盖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如何让他们“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一直是棠阴的重点工作。通过推送《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党员信息排查表、在职党员到村报到等方式,棠阴镇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摸底排查。实行“专人专管、动态更新”管理办法,选配15名党建业务人员常态做好流动党员的外出时间、从事行业等基础信息更新。同时,全面实行1名“在地”党员联系服务多名流动党员的“1+N”联系服务机制,以上门入户访、电话联系找、组织发函联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到所在地党组织进行报到,推动全镇91名流动党员与党组织实现“双向奔赴”。
完善“机制链”,配好“精准服务”餐,让党员“流而无忧”
“老家来人了!来到温州10多年,家乡没有忘记我们。”流动党员黄松杰开心地说。2024年6月,居委会党支部代表来到温州了解黄松杰的生活及学习情况,这是棠阴镇开展流动党员“双向共管”的一个缩影。
棠阴镇积极探索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治”精准服务机制,建立“政治生日”必联、逢年过节必联、外出返乡必联,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子女就学必访、红白两事必访、特殊困难必访的“三必联、五必访”工作法。年初以来,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13件;构建“组织牵头、同行相助、亲邻相帮”的互助网格,紧盯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开展结对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30余次,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
激活“引擎链”,配好“担当作为”餐,让党员“流而有为”
从逐梦“南飞雁”到振兴“领头羊”,白竹村流动党员李卫进多了个新身份,2023年李卫进帮助村里联系引进养鸡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2万元,助力家乡繁荣发展。白竹村的故事并非个例。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共同助力家乡发展建设。民主村党支部通过从事旅游工作的流动党员黄美介绍每年能吸引几百人来参观古镇。雷湾村的罗嗣高在外从事机械租赁工作,收入较高,每年“七一”都会给雷湾村老党员送上一些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慰问品,广受好评。
棠阴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通过教育引导、组织凝聚、关爱暖心等多种措施并举,并以情感为纽带,融入家国情怀,化管理难题为发展机遇,鼓励在外经商办企业的流动党员,发挥自身人脉、资源等优势,回乡创业,当好推介家乡的“宣传员”、经济发展的“助推员”、服务群众的“勤务员”,以春节、清明、中秋等重要返乡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归巢恳谈会、新春茶话会等交流座谈会5场次,收集流动党员年度“承诺践诺晒诺”事项50余件,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30余条。(龚凌雯、张梦芸)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