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定南红色盐道

2024年12月13日08:50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桂花盛开时节,我又一次来到定南。

  江西有三南,龙南、全南和定南,三个地方如一个“品”字鼎立于赣粤交界处,上一“口”是龙南,下两“口”是全南和定南。定南、全南两县与东侧的寻乌县位于江西的最南端,可谓是江西的南大门,而定南的最南端是天九镇,是这扇南大门的钥匙。天九镇的最南端有个江广亭,位于赣粤交界处,亭子不大,北门朝天九镇开,出南门就是广东龙川县的细坳镇,一亭跨两省。亭前有副对联:“南北尽同胞分什么粤区赣域,东西皆大道看将来车水马龙。”这里很像大余县的梅关,只不过梅关是借山势而建的一个关,这是于万山之中而立的一个亭。

  我们踏上了被称为“红色盐道”的一条崎岖山路。盐道本无颜色可说,但定南的盐道必须加上彤彤的红色。

  古时江西人吃盐,专营的官府配的是淮盐,即从长江运过来的江苏沿海盐场生产的海盐,那时,江西人还不知道就在自己的脚底下有一个巨大的盐矿。吃淮盐,赣北甚至赣中地区没有太大的问题,而赣南离长江远得很,交通不便,运盐成本必然大增,加上盐税又高,盐价自然就高了。这就使得赣南缺盐,赣南人吃不起盐。

  赣南离广东近,为什么不可以吃粤盐?于是广东潮汕沿海地区的盐商利用各种路径,向赣南私下贩运输送粤盐。在赣南山区,渐渐出现了多条运盐的山路,人们称之为盐道。这些盐道从广东沿海产盐地区进来,向赣南、赣西和湖南延伸(湖南也是由官府派定吃淮盐)。江西武功山南路就是从广东运输私盐的小道演变而来的,半山腰有一处休息的处所,名字就叫“三包盐”。定南天九镇区域内有两条盐道,这两条盐道虽然路径不同,但都要通过天九镇南端的兴隆村,这是潮汕向赣南输盐的必经之路。

  1929年至1934年,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转战赣南闽西,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四次“围剿”,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苏区建设红红火火。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不仅进行了多次的“围剿”,同时也采取了经济封锁,妄图用经济手段达到军事手段达不到的目的,困死苏区。经济封锁的手段之一就是禁止向苏区输送一切生活必需物资,其中最重要的是盐。他们在多处设置关卡,派驻盐警,对过往群众搜查恐吓,抓到运盐的群众,轻则囚禁,重则枪毙。盐道上有一方小水塘,水塘常被受害的群众鲜血染红,人们称之为“血湖塘”。

  盐对苏区,不仅是食用,还有医用。当时斗争艰苦,受伤的红军将士没有酒精消毒,只好用盐水。由于敌人的封锁,苏区长时缺盐,红军只好用老旧墙土熬制硝盐,但这终不是办法,如果能弄到盐,那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于是,在中央苏区的领导下,各地党组织采取各种办法解决输盐难题。在定南,在天九镇,在兴隆村,在江广亭旁的盐道上,由江西定南县老表和广东龙川县兄弟结成的秘密运盐队伍“运盐敢死队”在白色恐怖包围中,冒着生命危险向苏区输送食盐。这是人民群众用生命为中央苏区运送急需的物资。在苏区缺盐最困难的时候,这条用生命筑起来的红色盐道,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有力地支援了苏区的革命斗争。

  这条红色的盐道弯弯曲曲,道路崎岖不平,时而上坡,时而过坎,还有陡峭的山岩和突兀的巨石,盐道上原本有棱角的石头也被挑夫踩圆了。“阶石个个无棱角,尽是挑夫脚踩圆。”也许,正是道路难走,其意义更大。陪同我们一道行走的镇党委书记黄军华告诉我们:这条盐道,我们的前辈走过,那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今天后来者重走这条盐道,是为了传承为革命胜利不怕牺牲的精神。现在镇里正在对盐道进行修整,把年久失修和被雨水冲坏以及难以行走的路段修整好,让更多的人在这条红色的盐道上感知当年赣南人民对革命的无私奉献,领悟真谛,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看着眼前这条弯弯曲曲、在山岭间时隐时现的盐道,我又想起另一件事。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江西人过去南下广东似乎只有梅关一条道,其实不然,至少还有几条小道,这红色盐道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大余县的梅关驿道最为宽大,宽有两米到三米,这在古代可算是大路了,因为那是官道,在明清时期,是最为重要的运输出口物资的通道。在运输的出口物资中,主要有丝绸、茶叶和瓷器,挑夫们在挑运茶叶和瓷器时,需要有比较开阔的道路,一是换肩方便,二是避免碰碎瓷器,羊肠小道是无法挑运这些物品的。再者,南下北上的官绅富商们坐轿过南岭,道路宽阔,自然舒适,轿夫也好走路。而定南的盐道是挑盐人走出来的,往往尽可能绕过官府,带有一定的私密性,但它确是江西人去往广东潮汕地区的捷径。在与广东交界的赣南各县,肯定还有一些重要的小道,或者已被更多的人熟知,或者还不被更多的人知晓,但一定会有,也正因为此,盐道成为赣南和粤北人民支援苏区的红色之路。

  坎坷弯曲的定南红色盐道令人肃然起敬。(陈东有)

(责编:邹玢琦、邱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