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聚焦2025江西省两会

陈武军代表:加速产业智改数转,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

孟凡卓
2025年01月18日23:09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2025江西省两会期间,就如何以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江西省人大代表、德兴市市长陈武军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今年江西省两会,您关注什么话题?带来了哪些议案?

陈武军: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在今年江西省两会上,我最关注的话题是如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十四五”规划按时按质完成。

比如,我带来的议案是加快上饶至景德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上饶至景德镇高速公路起于婺源县中云镇,在上饶境内经德兴、弋阳、横峰、广信,终于经开区原上饶西枢纽,全长约127.2公里,拟于2027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补充完善高速路网,优化赣东北对外运输大通道;将上饶红色文化、景德镇瓷文化、德兴矿冶文化、武夷山茶文化串联,打造新的黄金旅游大通道;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间的联系,推动赣东北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希望省级层面能够高位推动,加大对该项目的支持力度,力争在2025年完成前期工作,2026年启动建设。德兴上下将全力配合、通力协作,扎实推进德兴境内段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人民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对于德兴而言,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重点行业向数字化、国产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陈武军:德兴市将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力以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乘新起势。

一是坚持苦练内功。持续加大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优化力度,打牢“智转数改”的“四梁八柱”。推动IPv6网络改造升级,让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进园区、入企业、联设备”,实现城区、重点乡镇和园区5G信号全覆盖、再提升。深化化工园区安环一体化管控平台、高新区“政策一键直达”、老虎工业云平台等专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加快推进高新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引领带动产业链量化改造。积极构建县级数字化诊所、企业数字专员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工业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借助江西省数字产业集团等专业机构力量,为企业提供技术验证、应用推广、供需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大力培育和引进深耕行业、长期驻守的数字化服务商,遴选一批优质服务商组建“资源池”,为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二是坚持标杆引领。完善企业培育库,推动龙头骨干企业、“链主”企业入库培育,积极鼓励产业链骨干企业带头参与数字化改造工作,加速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打造覆盖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改数转”标杆工厂。分层次树立一批数字化改造试点示范,着力打造企业标杆。聚焦医药化工等重点产业链,针对安全、环保管控等共性问题,通过平台管控、智能检测、人员定位等手段保驾护航,着力打造产业标杆,力争2025年相关重点产业链平均运营成本下降10%以上。

三是坚持梯次培育。大力推进“链式”转型,在全面消除L1-L2级别企业的基础上,深入落实“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千项技改、万企升级”行动,探索“产业链协同技改”等新技改模式。针对L3-L5级别企业,通过增强应用系统、搭建管理平台等方式,帮助企业选择合适数字化转型路径。针对L6-L8级别企业,按照“设备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三步走原则,大力实施设备更新行动。针对预提升L9-L10级别的企业,特别是德兴铜矿、金德铅业、三和金业等头部企业,邀请省级专家,在数据采集、人机协同、以商业订单驱动供应链企业改造等方面提供服务。力争2025年培育“小灯塔”企业3家、省级数智工厂3家,L6级及以上企业达到60家,新增深度上云企业40家。

人民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请您说一说,德兴市计划如何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体现本地区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十四五”目标高质量收官?

陈武军:我们将立足德兴现有产业优势,对标对表“1269”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进一步升级产业链、提升创新链、融畅供应链,为打好“十四五”收官战提供坚实工业支撑。

一是聚焦产业链条扩增量。坚持龙头牵引、完善配套、集群发展的链式思路,着力构建以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机械电子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与央企、省企合作力度,加快金山矿田整合,努力构建黄金全产业链。发挥科兴、华飞等细分领域龙头牵引作用,补齐医药化工、化工新材料两大领域产业链条,加快晶塑科技、众鼎三期等化工组团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引进更多机械制造上下游企业,着力打造“特种材料-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成套装备”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光电产业园创新集聚效应,加快推动智能终端产品项目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从芯片晶元生产、测试、封装向5G光通信芯片及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延伸。

二是聚焦招商引资提质量。主动适应政策变化,健全新形势下常态化招商新机制。接续实施“大抓招商年”活动、招商引资“书记领航”工程,精准绘制“招商地图”,持续用好“园中园”、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有效机制,依托“链主型”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加快成立具备德兴市特色的产业引导基金,创新“以投促引”“招投联动”“投孵结合”模式,推动产业基金投早、投小、投新,形成“资本+产业”“链主+基金”投资合力。积极探索平台招商、科技招商、“飞地”招商、数字招商、资源招商等模式,强化园区招商功能,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不断拓展招商新路径、新举措。持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提升,进一步完善“供水双循环、供电双回路、供热双保障、雨污双分离”的“四双”配套体系,优化招引、落地、建设、经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做大做强,力争重点项目建设考核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三是聚焦科技创新赋能量。全面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建强创新平台、引育创新人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大力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占比超50%,争创省级创新平台1家。依托科兴-浙大研发平台、南昌大学德兴研究院等载体,加快建设一批科创飞地、产业飞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打造全省医药化工领域首个“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上饶高级技工学校产教融合作用,实现“出校区、进园区”。创新人才招引方式,聚焦主导产业,按照“产业+人才”“项目+人才”“科研院所+科技小院+企业+人才”等人才引进模式,着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有针对性地提高人才政策的吸引力,探索设立“人才飞地”,提升招才引智效能,力争2025年引育各类人才500人以上。

(责编:邹玢琦、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