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江西省两会
吴艳代表:加快构建具有乐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编者按: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2025江西省两会期间,就如何以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江西省人大代表、乐平市市长吴艳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今年江西省两会,您最关注的话题是什么?
吴艳:今年江西省两会我最关注的话题是民生。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所在,关系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乐平来说,水是重要的民生要素。作为因水而居、缘水而兴的古邑新城,“一河七水”资源优势为乐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擦亮“江南菜乡”名片、增进民生福祉等提供了天然助力。但同时,我们也受困于水,深受水旱灾害侵扰。比如:2022年6月,乐安河流域遭受超历史级别洪水侵袭,仅乐平受灾人口就达38万余人。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乐平市正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水利枢纽建设,着力实现拦洪削峰、蓄水灌溉、供水保障、旅游开发等综合效益最大化。
基于此,我带来了两个关于水利建设方面的建议:一是希望将乐平灌区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并给予资金扶持。二是希望大力支持塔山(坝口)航电枢纽建设,对相关规划调整、工程立项、资金安排等予以政策倾斜,并纳入省重点项目库。以上两个水利项目将与乐平水利枢纽组成一个更为科学高效的治水、用水体系,能在提升航运水平、增强发电能力、保障农业灌溉、防汛减灾等方面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为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乐平奠定坚实基础。
人民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请您介绍一下,乐平市如何从实际出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吴艳:2024年,乐平深入开展“智改数转”行动,数字化起势良好。规上企业两化融合度入企评价全部完成,获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市、区)建设奖补资金1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坚持服务培优,做精做细企业保障。构建完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等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产业大脑”云平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及“工业诊所”、数字化服务商建设,助推企业“会转、敢转、愿转”,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二是强化政策加持,做深做实转型后盾。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低息贷款和融资支持,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让政策成为企业转型的强大推力。
三是大力引育人才,做强做优智力支撑。积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企业内部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行动,定向培养适应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支持企业积极与武汉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乐平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原动力。
人民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请您说一说,乐平市计划如何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体现本地区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十四五”目标高质量收官?
吴艳:乐平精细化工产业是省“1269”行动计划6大产业集群中“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打造重点,作为主导产业的生物医药也与12条产业链中“医药产业链”重点发展的化学药、生物药高度契合。下一步,乐平将锚定“在工业发展上勇挑大梁”目标定位,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具有乐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持续强平台,厚植新型工业化的良田沃土。充分发挥园区改革引领作用,深化“管委会+公司”模式创新,紧盯安全与环保两大关键环节,围绕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绿色发展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精细化工新质生产力中试基地项目落地,奋力将乐平工业园区打造成绿色、高效、智能、低碳的省内一流园区,不断夯实产业高地根基。
二是持续拼招商,积蓄新型工业化的澎湃动能。全面落实省20条招商指导意见,围绕精细化工、硅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在引入央企和世界500强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安商与招商并重,深化“企业服务日”机制,定期开展“政企圆桌会”,全力以赴当好企业发展坚强后盾。
三是持续扶优强,培育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深入实施“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全力支持德孚环保、远洋威利、景德中药等企业启动上市工作。重点扶持世龙、宏柏等行业头部企业扩大再生产,推动存量企业“老树再发新芽”。围绕进一步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世界领先维生素产业园、硅基新材料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医药中间体供应中心。
四是持续攻项目,筑牢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严格落实“新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产”工作要求,紧盯堵点抓保障,紧盯节点抓进度,紧盯支点抓产出,重点推动前期招引的14个优强项目达标达产,把项目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胜势,奋力为助力“十四五”目标高质量收官贡献乐平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