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江西省两会
万国辉代表:在强攻工业大抓产业中实现新突破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2025江西省两会期间,就如何以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江西省人大代表、抚州市黎川县县长万国辉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您最关注的话题是什么?带来了哪些议案?
万国辉: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撑。今年省两会我最关心的话题就是重大项目建设,带来的一个议案也与此密切相关,即《关于推动昌厦(福)高铁纳入国家“十五五”重大项目规划,途径黎川并设站点的建议》。作为全国原中央苏区34个全红县之一,在全国进入高铁时代的情况下,黎川交通劣势明显,仅有一条福银高速公路进出通道,向莆铁路穿境而过未设站,铁路成为了黎川人民反映最强烈、县域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此外,我还带来了有序推动“山上”换“山下”林耕布局优化工作、加快修订《江西省第二批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等两个议案。
人民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请您介绍一下,黎川县如何从实际出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万国辉:这次省两会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提振了信心。我们将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部署要求抓好落实。
一是在点上发力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大力推进重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引导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24年,我县推动87家企业实施了数字化改造,新增了1家国家级5G工厂。今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重点企业智改数转力度,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技术装备,分行业分场景打造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典型案例,示范带动整个产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再培育一批“数字工厂”“小灯塔”和“数字领航”等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二是在链上提升数字化转型创新生态。坚持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聚焦设施互联、系统互通、数据互享、业态互融,依托陶瓷行业5G+全过程工业互联网平台,精准梳理产业数据资源目录,打通陶瓷原辅料共享、创意设计、销售物流、检验检测等各个端口,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全导入,构建生态闭环,促进“供产运销”全产业链网络,促进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与精准对接,助推企业降本降耗、提质增效。
三是在面上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持续壮大服务商队伍、数字人才队伍和部门服务队伍,以“数字化诊所”为抓手,围绕入企诊断、改造、验收、贯标、培训、展示等环节,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好满足企业需求;分行业梳理同类型中小企业改造需求,对于类型相同、规模相当、问题相似的企业进行集中打包,开展统一采购服务、统一服务内容、统一组织验收,切实降低企业数转门槛和成本。
人民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请您说一说,黎川县计划如何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体现本地区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十四五”目标高质量收官?
万国辉:我们将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牢固树立“强攻工业、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调优、调新产业结构,加快构建具有黎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着力抓好产业能级提升。深度融入省“1269”行动计划、市“2416”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116”行动计划,围绕陶瓷、家具“1+1”产业布局,进一步找准细分产业赛道,探索产业发展路径,“一产一策”补链条、聚集群、提能级。大力开展陶瓷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优化陶瓷共性原辅料供应链生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新型功能陶瓷、先进陶瓷,推动陶瓷产业整体创新突破升级。深入实施家具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家具研发、设计、营销等产业链高端要素聚集,努力打造一批康养家具拳头产品,唱响“黎川康养家居”区域品牌。
二是着力抓好企业主体提档。扎实开展优强企业培育行动,建立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精做优骨干企业,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单打冠军、“专精特新”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加大招大引强力度,依托国有招商平台,建立“国有招商公司+基金公司+创投公司+风控公司”招商模式,强化“以投促引”“招投联动”“投孵结合”,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契合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优势企业、优质项目。
三是着力抓好营商环境提质。深入开展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全面完成省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强化常态化政企沟通和营商环境诉求闭环管理,持续用好“黎事好协商”“黎商夜谈”等政企交流平台,抓好领导挂点、企业特派员等机制落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销售、用工等难题,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全面推进审慎包容监管,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落实落细“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完善“首违不罚”“轻微不罚”事项清单,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