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双先”风采】

红土情深育新人  帮扶帮教谱新篇

——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赣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人民网记者 秦海峰
2025年02月01日08:40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表彰了1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450名先进个人,其中江西省3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8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为充分展示江西受到表彰的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良好形象,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进一步引导激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江西省委老干部局联合人民网江西频道开设专栏,对先进事迹进行系列展播。

近年来,赣州市关工委每年对全市获得过中国关工委和省关工委表彰的“五老”进行走访慰问。各县(市、区)注重树立典型、宣传典型、表扬先进,激发了袁守根、胡仕芬等一大批先进“五老”无私奉献、发光发热的荣誉感责任感。同时,积极充实调整市、县两级关工委班子,平均年龄由72岁下降到65岁。率先在全省发展“新五老”,把有觉悟、有爱心、有特长的老党员、老村干部、老土专家、老民间艺人、老乡贤等吸收进来,组建“五老”工作室,充实“十大员”队伍,全市“五老”达到8万多人。

率先在全省将关工委工作纳入主体班培训,全市各级关工委每年在同级党校举办专题培训班,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每年都培训一次,“五老”骨干三年轮训一遍,新加入的“五老”做到“当年加入、当年培训”,不断充电赋能。率先与发达地区开展合作交流,与深圳市关工委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两地基层关工委频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基层关工委队伍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关工委目标明、信心强、干劲足,面貌焕然一新。

赣州市关工委全还充分用好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全国率先广泛深入开展“感恩红色教育”活动。动员组建1973个“五老”报告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新长征再出发”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宣讲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成为全国有影响的一张亮丽名片。大力开展唱红歌、咏诵红色诗词等活动,组织以“五老”为主体的红色歌曲合唱团巡回演唱,让红色歌曲响彻赣南大地。

近五年来,赣州市开展感恩红色教育活动1.8万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近200万人(次)。挖掘、整合利用全市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077处1247个点的红色资源,打造了一大批高质量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全市980万人口中95%是客家人的市情实际出发,赣州市关工委充分发挥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的独特优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率先在全国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推进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全市8万余名“五老”结对帮扶25万青少年家庭,推动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对全市保存较完好的3000多个祠堂加以改造利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祠堂优秀传统文化、客家精神有机结合,让“祠堂变学堂、神台变讲台”,“旧宗祠”焕发出“新生机”。自2020年起开展家风实践活动3500多场,8700余名“五老”举办家风宣讲报告1.1万余场次,编著家风家训读本428种,受教育青少年100余万人次。

赣州市关工委始终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工作方针,成立赣州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倾力倾情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办实事解难事。

基金会成立五年来,募集资金6500多万元,引导吸纳全市各级各类关爱助学教育基金2亿多元。为助力脱贫攻坚,在全省率先开展“大手握小手,听党话、跟党走‘双万’工程”活动,8万多“五老”结对帮扶帮教23.76万名贫困青少年。深入实施“圆梦工程”“健康直饮水”“创客教室”“筑梦工程”等帮扶帮教项目92个,受益师生22万多人次。积极争取中国关工委项目,帮扶基层医疗设备3.2亿元、帮扶146所学校厨房设备3000多万元、帮扶受灾学校课桌椅和教学用具2400多套、60所学校的校医设备资金500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以防溺水和防交通事故、防心理障碍为主的“八防”活动,动员成立“五老护苗队”300多支,2万多名“五老”参与防溺水、交通劝导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调解案件等。

(责编:邹玢琦、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