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村村聘“管家” 事事有人管

——看信州区推进“物业进乡村”实现长效管护改革实践

2025年02月12日08:35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为答好乡村“长治久美”这道“新考题”,2023年3月,上饶市信州区在朝阳镇溪边村等3个村庄开展乡村物业化管理试点,探索破解农村物业“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钱从哪来”等问题,将专业化物业服务向乡村延伸。

  2024年,“物业进乡村”改革在该区42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并创新推出“事情自商自定、人员自选自聘、资金自筹自用、效果自评自议”的乡村物业化管理模式。选聘一批“乡村管家”,和乡亲们一道管出了一个个和美乡村。

  近期,信州区的这一创新做法入选中央社会工作部办公厅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推介名单,是我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

  提质不提价,服务获点赞

  钱从哪里来?这是开展乡村物业化管理的最大难点。

  “当初听说要搞物业化管理试点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会增加开支。”朝阳镇溪边村村民邱元兴坦言。

  “请大家放心,费用不提高,还和原来一样。”溪边村物业管理理事会的答复,让村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不提价,还要管得更好,怎么实现?朝阳镇副镇长黄翔介绍,核心就是“管好钱、用好人”。简而言之,就是整合各方资源、推出特色服务。

  资金来源方面,通过“村民自筹一点、村集体经济补助一点、财政奖补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有些村还有些富余。如溪边村通过资金整合后,全村物业管理资金达11万元。理事会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这些费用“用之于民”。与此同时,各理事会对日常开支进行科学细致的成本测算,精准管理成本,并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阳光公示。

  各地立足实际,选聘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本村村民担任物业管理人员,并积极引导吸纳党员干部、退役军人、义警协会队员等,组建物业管理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乡村公共管理和服务,服务范围从卫生保洁拓展到环境综合整治、公共设施维护、矛盾纠纷化解、治安义务巡逻和防溺水宣传等各个领域。

  56岁的黄玉贵是信州区秦峰镇霍村村村民,之前做过木工、泥瓦匠等,也懂得一些简单的电工操作方法。2024年2月,村里召开村民大会,选举他担任物业管理理事会成员,发挥他的技能更好地服务村民。认真负责的黄玉贵经常骑着三轮车在村里巡逻:看到路灯坏了,便从储物箱里拿出工具修理;发现路面凹陷,就及时填补修好……

  每户村民按照之前每年120元的标准缴纳卫生费,便可享受“提质不提价”的物业服务,大家交物业费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村里有480户居民,春节前有360多户主动缴纳了物业费。”2月5日,朝阳镇狮山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郑泽卫告诉记者。

  大家齐出力, 人人都参与

  “村里的休闲广场上,有一个健身器材的螺丝有松动,请尽快处置。”2024年12月19日早上,朝阳镇狮山居委会女子巡逻队队长郑水花巡查时发现安全隐患,马上掏出手机拍照片并上传物业管理理事会微信群,事情当天便得到及时处置。“作为物业管理理事会的一员,能为村民做点事,我觉得挺好。”郑水花说。

  狮山居委会地处城郊,交通较为便利、人员相对集中,在上饶本地务工就业的人数多,青壮年早出晚归的居多。居委会立足实际,组织成立了一支7人女子小分队,每天定时在村里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协调解决纠纷,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们为“朝阳大姐”。有一次走村入户时,队员发现村里一户从外地嫁过来的儿媳妇正坐在门口哭泣,了解得知是婆媳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郑水花和队员陈雪英、王水香等人充分发挥女性细腻、富有亲和力的特点,及时介入纠纷调解,用心用情解开心结,最终婆媳双方握手言和。

  针对以往基层普遍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等治理困境,信州区坚持“政府引导、村级主导、村民主体、行业服务”原则,实行理事会成员由村民直选、物管员由理事会自聘,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朝阳镇溪边村矮山村小组实行轮值制度,每家每户派出1名代表,每半月轮换4名轮值成员,96户村民全年都能轮值一次,有效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成效好不好,村民说了算

  物业化管理成效好不好,村民说了算。

  信州区让村民唱主角,有效激活乡村自治内生动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在实践过程中,该区建立完善《物业化管理理事会工作制度》,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由村民代表给物业化管理打分,实行“过程由村民监督、成效由村民评判、结果让村民满意”。与此同时,该区不断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并制定细化改进措施,物业化管理和村民自治自管水平稳步提升。如老坞村物业管理理事会及时响应村民诉求,为他们解决家禽圈养、停车场积水和护栏安装等问题10余件。溪边村物业管理理事会设立家用工具储备室,免费提供电钻、电锯和切割机等日常工具,有需要的村民可以免费借用,赢得乡亲们的真心点赞。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物业管理理事会牵头组织村民代表,定期将“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家庭和睦等物业管理内容纳入“红黑榜+积分榜”评比,邀请村民一同打分,并策划开展卫生家庭、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公婆、好邻里等评比活动,对入选者进行奖励。通过这些活动,让村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不断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推动村级治理由“政府治理”向“群众自治”转变、村庄面貌由“短期整治”向“长效管护”转变、群众参与由“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信州区“物业进乡村”的改革实践成效正在日益显现。

  如今,走在各个村庄,道路平坦整洁、村庄干净有序,院落错落有致、村民怡然自得,一幅幅青山绿水间的美丽田园画卷在渐次铺展。(记者 余 燕)

(责编:邱烨、邹玢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