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丰:多措并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随着2024年江西省科技领军及入库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公示,宜丰县安竹科技、国轩锂业两家企业作为潜在瞪羚企业成功上榜,实现全县高成长性企业零的突破。
其中,安竹科技是一家从事竹集成材研发、生产、销售、出口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西省竹产业创新企业。该企业依托当地竹资源优势,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不断研发攻关竹材加工技术,其“大规格重组竹集成材”“大规格定向重组集成材”两款产品经权威单位专家评审通过,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宜丰县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动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宜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85亿元,同比增长35%;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历年来首次突破2.01%,同比增长0.53%;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达1971人,同比增长158%,科技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在创新主体培育上出实招。该县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2024年,共组织133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7%,入库数量创历史新高;认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企总数近5年首次实现正增长。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成长一批”的工作思路,量身制定培育计划,对在库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帮助企业破解成长难题。截至目前,共有37家入库培育企业。
在创新政策落实上定实策。该县建立科技型企业“贷款支持、政府帮兜”服务模式,推出一批专属信贷产品,开辟企业融资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核程序,推动创新要素精准滴灌“潜力股”企业,让企业“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目前“科贷通”已惠及14家企业,放贷金额达5600万元。出台《宜丰县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奖励办法》等文件,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4年共落实科技奖补资金216.87万元,同比增长95%。
在创新资源供给上下实功。该县实施“项目+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引导和鼓励企业建设省级、市级技术创新平台,靶向对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促进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向宜丰集聚。探索实施县级科技特派员制度,引进省内高校6名专家人才,为全县重点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广东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郑志斌团队帮助联峰熔模成功获批2024年江西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引进江西师范大学万剑敏团队,为全县乡村旅游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发问诊把脉。全力推进省级赣鄱英才计划申报工作,助力正宜农业魏明亮成功获批高层次人才项目。
在创新成果转化求实效。该县聚焦全县产业需求,制定印发《宜丰县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试行)》,构建“发榜求贤-揭榜挂帅-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常态化收集企业研发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目前已立项“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3个。促成大宇医药和华太药业联手江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药学产业学院。助推国轩、九岭两家企业与中科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启动实施“特色锂矿石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C类先导专项。(余秋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