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先”风采】
老有所为 余热生辉
——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张新诚

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表彰了1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450名先进个人,其中江西省3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8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为充分展示江西受到表彰的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良好形象,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进一步引导激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江西省委老干部局联合人民网江西频道开设专栏,对先进事迹进行系列展播。
张新诚,1925年7月出生,1944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84年4月从景德镇市政府环保办离休。几十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助人为乐、解人之困,先后数十次为灾区同胞、贫困学生、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等捐款赠物献爱心。2013年,他荣获景德镇市离退休干部“四好党员”称号,2013年被评为“2013年度感动瓷都十大人物”,2015年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7年荣获“第五届景德镇市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荣获“江西省模范退役军人”称号,2020年被评为第四届全省“最美老干部”。2024年12月,张新诚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永葆本色
张新诚19岁投身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至今,他身上仍然留有许多疤痕,那些疤痕见证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进步,目睹了祖国由积弱积贫走向繁荣富强,深切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任何时候都颠扑不破的真理。他常说:“参加抗日战争,是我一生的光荣,也是我今生最珍贵的回忆。我们一定要永远牢记抗战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身体力行,老有所为余热生辉
1984年4月,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张新诚积极参加老年体育活动,组织成立了景德镇市环保局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体协成立初期,经费特别短缺,他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有时是自己掏钱解决活动经费,有些活动项目他不参加,但他也亲临现场为同志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后来他年事已高,局老年体协工作由其他同志负责,但他仍一直关心支持老年体协工作。2010年,张新诚被评为市政府老年体协“积极分子”。张新诚还是昌虹社区的热心义务监督员、宣传员、调解员。他关心社区事务,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务服务。
生命不息,助人为乐彰显风范
张新诚一直非常勤俭节约。现在他仍住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老房子里,家具家电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古董”,身上的中山装旧得褪了色也舍不得丢掉。但是在帮助困难群众时,他总是慷慨解囊,积极捐款捐物。
2010年,社区有4位低保户的小孩考上大学后,整日为学费犯愁。得知情况后,张新诚倡议并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他资助这些困难孩子直至完成学业。2012年,他从报纸上得知浮梁县清溪小学教室条件简陋,窗户没有玻璃,冬天学生冻得难受,他请媒体记者转交1000元给清溪小学买玻璃安装,改善教学条件。2020年9月,为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张新诚又主动捐款11.5万元,资助了23名贫困大学生。
2012年,辖区有7户居民遭受火灾,张新诚给每户捐了500元;5月5日,昌虹社区有一居民家着火,他又捐了500元。2012年,他自掏腰包买了水果、蛋糕、尿不湿等,去市福利中心看望老党员、儿童。2013年,得知社区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无子女,生活困苦,行动又不便,张新诚为她买米买菜、捐钱捐物,还联系协调街道、民政等单位,把这位老婆婆送去养老院养老。2014年11月,张新诚自费购买了60台收音机、60块盲人表,送给有需要的盲人。每个月,张新诚还会去市区6家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送去食品、水果、奶粉及日用品等。
张新诚做的好事不胜枚举,他的善举同时也教育感染了家里人,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和理解。2013年6月30日,张新诚与妻子一起签下了《器官捐献同意书》,同意将眼角膜捐献给有需要的患者。他说:“我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死后也希望能够继续帮助别人,让他们重见光明。”
阳光挥洒暖意,奉献谱写真情。张新诚始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彰显了离休干部的良好风采与高尚品格。他的勤勉朴实、宽厚善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