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筑巢引凤释放高质量发展人才动能

正天伟电子在“科技副总”邹来禧博士指导下,攻克电镀铜药水技术难题,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中能实业依托湖南大学王少飞教授团队,将NMP溶剂纯度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新增销售收入超1亿元;绿萌科技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共建院士工作站,突破果蔬分选“卡脖子”技术,产品出口25个国家……近年来,赣州市信丰县积极实施“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助企开展技术攻关,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产业向好的蝶变效应。
信丰县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关键变量来抓,以列入赣州全市唯一、江西省六个之一的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县为契机,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全方位优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政策体系,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实现产才融合、双向奔赴。
企业和高端人才实现双向奔赴的背后,是该县聚焦纾困解难,打出一套精准发力“人才强企”组合拳。为破解企业引才育才难题,该县积极实施“柔性引才”机制,今年2月份公布了第四批“科技副总”人选名单,引进来自电子科大、华南理工、中山大学等大院大所43名专家。截至目前,该县已从30所高校引进124名专家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为企业带来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实施合作项目235个,转化成果186项,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96亿元。聚焦产业招才,紧扣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先后引进了全球前三、亚洲第一的装备制造链主企业大族、全球最大压铸机研制企业力劲、全球电子电路行业领军企业景旺、中国500强天能等一批头部企业先后落地,带动各类研发人才、产业人才2000余人。并抢抓深赣对口合作机遇,充分发挥大湾区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协同引进3名国家级、20名省级高层次人才。
引才为先,留用为本。人才招得进更要留得下、发展好,该县着力在改善软环境上下功夫,拿出真金白银,亮出真情实意,以最好服务、最优环境、最大诚意竭力营造暖心的留才生态。该县聚焦“大湾区能做到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理念,打出政策“组合拳”,建立健全“2+N”政策支持体系,出台人才20条、科创30条、人才绿卡等惠才爱才政策。实行人才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容缺可享、承诺兑现”,大力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建设人才住房4100余套,统一标准装修管理、“拎包入住”,并在子女就学、配偶安置、就医开设“绿色通道”,给予全方位服务保障,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同时,该县在资金上大投入、大支持,每年安排1亿元科创和人才专项基金,鼓励各类人才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奖补保持全省最高60万元的奖励力度,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或人才项目,可享受100-400万元的资助金额,或最高5000万元的直接股权投资支持,对博士人才连续三年给予每年6万元生活补助,对获评市级以上人才计划最高给予50万元的奖补,有效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
既要重视引进人才“输血”,更要重视培育人才“造血”。该县实施橙乡英才计划,成功培育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10余名,3人入选“赣鄱英才计划”。同时还依托江西理工、赣南师大“两所大学”资源,共建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材料创新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并与华南理工、电子科大等4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30多家,为企业培育人才300余人。目前,该县已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18家,居赣州市前列。(吴博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