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发现4.36亿年前盔甲鱼化石新物种
2025年04月13日08:14 | 来源:江西日报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德安县发现距今4.36亿年的志留纪早期盔甲鱼化石新物种,该物种被命名为“隆平德安鱼”,以纪念祖籍德安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线发表,为揭示有颌类起源这一生命演化重大命题提供了关键性证据链。
此次发现的隆平德安鱼化石标本体长不足2厘米,虽仅有脑颅部位存世,却完整保存了脑腔、神经、鳃囊、鼻囊等关键解剖结构的内模。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研究员介绍,这个仅指甲盖大小的头甲标本,承载着破解脊椎动物演化史的关键信息。研究团队通过对包括隆平德安鱼在内的67种盔甲鱼类进行详细的形态学分析以及解剖学对比,建立了迄今最完善的盔甲鱼类系统发育数据矩阵,并建立了基干盔甲鱼类新科——德安鱼科,新科位于盔甲鱼亚纲中最先分异出来的一支,并与修水鱼科共同构成姊妹群。
值得注意的是,隆平德安鱼的鳃后区结构为有颌类躯甲的起源提供了关键性线索。鳃后区是分布于盔甲鱼鳃区之后的一个向后开放的空腔,推测用于保护盔甲鱼的内脏等关键器官,这一特征在修水鱼科和德安鱼科均有出现。研究人员认为,头甲的鳃后区可能对应于盾皮鱼类(有颌鱼类的一种)的躯甲,为躯干前部的内脏提供保护。因此德安鱼科可能代表了盔甲鱼的原始类型,而位于头甲后段的鳃后区是异甲鱼类、盔甲鱼类、茄甲鱼类和骨甲鱼类的共同祖征在后来盾皮鱼的演化中演化为了躯甲。(全媒体记者唐文曦 通讯员陶良飞)
(责编:毛思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