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持续改善作风建设,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持续改善作风建设,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改善就医体验、改善护理服务,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提升临床专科能力”为核心,扎实开展“两改善两提升”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作风,医院不断推动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放心用中药”的温暖与便利。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2024年7月1日,江西省首个24小时无人值守急诊药房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式上线,该药房可存放1800多盒药,配备150多种急诊药品,不仅可以自助发放片剂、口服液,还可以自助发放注射剂,实现全程无接触自助发药,速度快、准确率高,缩短了患者的取药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同时,医院与江中合作建设了中药智慧煎煮中心,实现了中药饮片的自动调剂、煎煮和包装,患者只需通过手机即可查询煎煮进度,并享受免费配送到家的服务。这些措施让患者感受到了医院服务的温暖和贴心,是医院持续强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作风建设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
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医德医风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职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医院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针对护理人员,医院开展了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护理质量管理培训等活动,通过实战演练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在医德医风教育方面,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医德考评制度,将医德医风表现与员工的晋升、奖惩等挂钩,激发了员工遵守职业道德、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热情。
为了进一步提升就医体验,医院上线了互联网医院平台,实现“一次挂号管三天”,方便患者复诊。为解决群众就医“临时停车难”问题,医院实行机动车停放免费2小时政策,方便了患者就医。此外,医院还开设了午间门诊和夜间门诊,延长了医疗服务时间,满足“上班族”“学生党”等群体的就医需求。
打造中医诊疗高地
3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监测结果,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优异成绩再次获评A+等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5%。自2022年以来,医院连续两年“国考”成绩位列A+等次,标志着医院临床诊疗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院始终坚持以优良作风作保障,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营造了敢想敢干、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医院在专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等10个专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获批数量居全国中医医院第一方阵。此外,医院还获批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诊疗项目2项,为提升中西医协同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医院实施了“名医传承工程”,建设了31个国家级、8个省级传承工作室和6个上海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岐黄学者工作室,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同时,医院还成立了针灸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健康体检管理中心、睡眠医学中心、慢病管理中心“五大特色平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患者提供特色突出、疗效显著的医疗服务,打造具有“省中”特色的中医药综合服务样板。
此外,医院还积极推进院前、院内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救治能力。构建中医院护理优势专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专科护理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方向,带动医院护理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加强延续性护理的信息化建设,成立随访咨询护士数据库,2024年住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聚力打造“一科一品”服务品牌,各护理单元、各科室依据自身专科专病特点,将专科化的护理融入临床工作,提升专科护理内涵,让护理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擦亮省中特色护理品牌。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作风建设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努力,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赞誉。在患者反馈中,多数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态度和诊疗效果表示满意。
一位患者在反馈中写道:“环境变美了,看病也更加方便了。”另一位患者则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和关怀表示感谢:“医生医术高明,对人态度温和,让人倍感亲切。”
患者的口碑是医院服务质量的最好证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一所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廖东华、杨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