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江西遂川:“入户听诉 邻聚民声”解锁善治新密码

2025年04月18日17:19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城市社区打造“入户听诉 邻聚民声”品牌,推出“三抓三促”工作法,实现“干部沉下去、问题浮上来、成效往高走”的积极转变。

截至目前,社区干部、县直单位帮建干部、网格员共走访28000余户,收集问题1824条,累计化解1723条,化解率94.5%,为民办实事1925件。

“烦心清单”变“幸福账单”

“以前有困难找社区,现在是追着问我们哪儿不舒心。”在茶都社区茶博园小区新建成的智能充电棚前,郭小兰边扫码边感慨。“入户听诉 邻聚民声”行动开展以来,社区干部怀揣“民情记录本”走楼串栋,将居民“槽点”转化为治理“靶点”。

银云社区网格员刘志棕在“入户听诉 邻聚民声”时,家住蛤蟆塘57号的方有为反映:“路灯大多损坏,天黑后出门很不方便。”刘志棕就地摆凳子开“百姓说事会”,居民纷纷表示,愿意按一定比例分摊部分费用。

三天后,当崭新路灯照亮房屋外墙时,刘志棕手机里收到一条微信:“多亏了你!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背后,就是从“解决问题”到“凝聚共识”的进阶。

因楼下污水堵塞导致反流至自家厨房,急得家住商贸城社区阳光华苑小区、从东莞返回的张锦娟直跺脚。网格员李喜生在“入户听诉 邻聚民声”中了解后,迅速上报社区,联系第三方疏通团队勘察。

经排查确认,系长期油污凝结及杂物堆积,疏通费用需全楼共用排污管道的住户承担,但部分住户以“堵塞点位于低层,未受直接影响”为由拒绝支付。社区联合住建局调取图纸明确责任,逐户沟通、寒夜上门签署《费用分摊知情同意书》,95%的住户达成平摊方案,高效完成管道疏通。

解开“千千结” 织密“平安网”

创新建立“网格前端发现、社区中端调解、部门后端联动”的分层调处体系,精准聚焦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源头治理。

“矛盾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用法律量出公平、用真情捂热人心。”城东社区网格员张春燕笔记本的扉页上,记着她的感悟。

在“入户听诉 邻聚民声”时,张春燕了解到,思源华府居民康女士因楼上漏水,与黄先生发生纠纷。起初,黄先生对此存疑,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开门让对方查看,矛盾一度激化。

面对分歧,社区用“三步法”解决:首先,向康女士承诺问题会一跟到底,其次,向黄先生出示现场照片、解读相关条款,最后,法理结合厘清责任。最终,黄先生充分信服。先安情绪、后亮法条、再解心结的“三步法”如同精准手术刀。

文献社区党委书记刘四香了解到,辖区黎某生与王某华两家因房屋边界产生矛盾,经司法程序,多年前,法院已判决执行,但王某华心存不满,总认为吃亏,心结难解。社区邀请派出所、法律顾问等多方力量,活用“六尺巷”工作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捐弃前嫌。

专业调解与“六尺巷工作法”的“同频共振”,从“情法理”三个维度切入,织就了覆盖城市社区的平安网络。

“铁脚板”催生“多面手”

在组织社区干部赴上海松江区、浙江大学等地沉浸式研学后,遂川县城市社区摸索出“三方联席议事”等6项创新机制。“老年幸福食堂”在银云社区落地后,通过智能供餐系统实现“线上点餐、线下助餐”。

紧扣“专业赋能+作风转变”基层治理“双轮驱动”,遂川县城市社区将“知行合一”的治理哲学,融入“邻聚民声”品牌建设全过程,致力打造“全科型”社区治理队伍。

跨省研学拓视野。将“枫桥经验”本土化,创新建立网格员、物业企业、业委会“三方联席议事”机制,通过“日巡查、周会商、月研判”,90%问题网格内解决。典故活用润民心,赴重庆九龙坡区学习“六尺巷精神”调解法后,通过“一讲典故明理、二摆方案释疑、三调空间共赢”工作法,引导所涉居民谦和礼让,达成一致,推动北门社区小区围墙改造项目顺利完工。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敲门”,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干部在一线淬炼初心、问题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提升。“我们将持续深化‘入户听诉 邻聚民声’行动,以党建引领,织密基层治理‘幸福网’。”遂川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主任陈献忠表示。(任涛、刘祖刚)

(责编:邱烨、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