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光:南丰甲鱼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
人民网南丰5月21日电 (记者时雨)21日,江西南丰举行甲鱼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说,南丰甲鱼历经30余年发展,已形成“种源—养殖—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他表示,协会将继续为南丰县甲鱼产业发展做好服务,把南丰县的好经验好模式推向更多地区,将南丰县甲鱼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王雪光介绍,2024年,全国甲鱼养殖规模达到1343万亩,年产量约为55万吨,已形成了从种业到加工销售的较完整产业链,在一些地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众所周知,南丰县种蛋、种苗供应量占全国产量三成多,龟鳖母种拥有‘三高一低’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南丰县大力推广‘橘鳖共生’稻鳖混养‘生态模式,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甲鱼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王雪光说,南丰甲鱼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布,标志着甲鱼产业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单一养殖”向“产业链发展”转变,南丰甲鱼有望树立统一品牌形象,通过统一标准、认证和溯源体系,打破低价无序竞争困局,以品牌溢价反哺种业研发、加工创新和三产融合,更好地挖掘“蜜橘之乡”与“生态甲鱼”的地域文化关联,实现从“产业大县” 向“品牌强县”的跨越。
在发布会上,王雪光对南丰甲鱼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南丰县应依托当地的产业科创园等,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突破种质资源、病害防治、产品研发等技术瓶颈。大力推广智慧渔业系统,实现产品可溯源,养殖过程数字化、透明化,让消费者“看得见、 信得过”。强化品牌建设与培育,实现区域公用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树立南丰甲鱼品牌形象,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提高甲鱼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他还建议,在发展中要加强产业监管与行业自律,强化养殖过程监管,按规范使用养殖投入品,确保原料合格,坚决曝光和处罚不合规企业。同时,行业协会要带动做好行业自律,生产让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