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一扇门”集群解纷 “一中心”温暖万家

赣州市“一站式”综治中心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2025年05月22日08:54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核心提示

  这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以全市20个县级综治中心为重点,312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为延伸,不断建强基层社会治理战斗堡垒,从矛盾的“源头”“茬口”抓起。

  这是多元解纷的生动图景——政法干警、专业调解员、社区网格员……各级综治中心“网”罗万象,握指成拳,打破部门壁垒,绘就一幅多元解纷、多调联动、多方协同、多点发力的动人画卷。

  这是“枫桥经验”的赣州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真正将综治中心建成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系统推进 “一扇门”聚战斗力

  “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全市平安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并纳入赣州政法‘1161’工作思路一同部署、一体推进,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赣州、法治赣州。”赣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赣州市以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强基行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建设。

  赣州市南康区340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如今被辖区百姓称为“解忧综合体”。这里,整合了22个部门资源,设置了29个服务窗口,政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劳动争议仲裁、信访接待等功能都被有效统筹整合。

  “全市综治中心建设在功能、人员和场地方面都有具体要求。”该市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具备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有关功能,合理设置“一厅四区”,即:群众接待大厅、网格化管理区、矛盾纠纷调处区、调度指挥区、心理服务区等;还要有专业人员,能为群众提供矛盾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司法仲裁等方面的服务;县乡综治中心要合理选址,方便群众办事。

  据了解,赣州市已实现县级综治中心建设全覆盖。目前,312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综治中心工作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

  立足为民 “一中心”暖万家人

  在兴国县,一场历时10年的房屋拆迁征收信访积案曾让干群关系紧张。

  “通过县、乡综治中心、司法等部门联动,平安模范团成员对这起信访积案进行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兴国县长冈乡综治中心负责人回忆道。

  “矛盾纠纷化解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赣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全市着力健全完善综治中心运行机制,推行全面排查、调解优先、法治保障、闭环管理全链条机制。”

  为实现集群解纷成效,把综治中心打造成为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该市完善诉调、警调、检调、仲调、专调、访调等多种模式联动体系,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群体性矛盾纠纷实行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督办。而依托综治中心,各县(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解纷模式。

  赣州市章贡区赣江街道综治中心,用“红心”暖“民心”,推出“物业参与治理法”,推行党建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三联”工作机制,实现了物管“飘红”、民生“疏堵”、治理“增效”的美丽蝶变;

  赣州市南康区东山街道综治中心,创新“分级诊疗”“坐堂会诊”工作模式,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在调解室、祠堂、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进行调处。对于复杂矛盾纠纷,引导至街道“春风话语”调解室,由下派律师、专职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调处,成功将95%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2024年至今,全市综治中心已化解矛盾纠纷9.78万件,化解率达96.52%。

  赋能实战 “一张网”以“智”助“治”

  “一网统管”是龙南市智慧治理最具鲜明的特征。在龙南市综治中心,一座“虚拟城市”立体呈现在数字孪生平台上,一“屏”可统揽全市24个业务系统,400项城市运行数据。

  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坐在操作台前,熟练地操作着键盘与鼠标,捕捉并分析着各部门、各乡镇信息化运转情况。

  该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持下,一大批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事项被及时发现处理,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这是赣州市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综治中心的提档升级、实现“多网合一”的成效。

  该市依托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研发赣州市综治网格化管理指挥调度平台,打通公安、信访、12345热线数据通道,破除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创新开发的赣州精卫智服平台,探索市级精神卫生智能化服务,提升特殊人群监管服务水平。

  综治中心“一张网”,撬动了基层治理效能跃升,也见证着赣南大地热辣滚烫的幸福生活。

  如今,“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已成为赣州百姓的口口相传的“解纷秘诀”。(刘志友 李井红)

(责编:邹玢琦、邱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