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卷烟厂技改工程跑出"加速度"

4月的深夜,南昌卷烟厂卷包车间依旧灯火通明。一群身着工装的党员骨干弯腰忙碌的身影,在钢架与设备间勾勒出奋斗的剪影。这支攻坚团队已连续奋战半个多月,他们用汗水与智慧,在智能生产线改造工程中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
昼夜鏖战抢进度
"安装进度必须跑在计划前面!"深夜10点,基建技改办公室主任王昱沙哑的嗓音在车间回荡。面对"零延误、保生产"的要求,项目团队创新实施"两班倒"作业制。施工日志显示:4组YP18D装封箱机组安装速度较行业标准提升40%;380米输送轨道安装误差严格控制在±1.5毫米以内。
技术攻坚挑大梁
"彭工,输送轨道标高出现冲突!"
"马上核对老图纸!"
设备专家彭云刚完成传送带调试,又快步奔向问题点位。这位被同事们称为"活图纸"的技术骨干,创新采用"时空切割"工作法——将车间立体布局分解为257个量化模块,像搭积木般精准安排每道工序,使改造效率提升40%。日均两万步的足迹,见证着这位工程尖兵的坚守。
三重防线筑安全
在10米高的钢格栅作业平台上,安全员陈丽芳系着双保险绳仔细巡查。"每个焊点都要经得起放大镜检验。"她手中的隐患排查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整改项。项目组构建"智能监控+网格管理+党员包保"防控体系,32处视频监控终端实现高空作业实时预警、动火作业电子围栏等功能,确保交叉作业全程受控。
先锋旗帜映初心
"我是党员,夜班我来值!"动员会上,卷包车间党总支书记李青峰第一个按下红手印。由30余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建立"小时响应"机制,分散在各关键区域督导。在设备吊装关键节点,技术骨干驻守现场,将原定72小时的工期压缩至58小时,为调试赢得宝贵时间。
卷包车间维修工参与安装调试。
随着最后一组装封箱机完成安装,这条充满工业美学的智能物流线正式"上岗"。数据显示:设备故障率降低75%,物流效率提升30%。"这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一场向智能制造要效益的攻坚战!"副厂长杨得强的感慨,道出了这场技改攻坚战的深刻意义。(图/文 张静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