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
——抚州市临川区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等不得、拖不起。近年来,抚州市临川区坚持民生导向,把群众当作亲人,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用心倾听、用情关爱、用力解难,全力以赴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用心倾听
日前,连城乡派出“下访”工作组,来到该乡邹家村,挨家挨户倾听群众的呼声、诉求和期盼,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反映问题。
要服务好群众,首先必须了解群众、要读懂群众。该区专门组建多个党员下访工作组,深入各村组、社区,走进群众家中,变“群众找干部”为“干部找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针对群众诉求,能够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承诺限期解决。对比较难办的诉求,及时上报。“党员干部放下了架子、俯下了身子,和群众真正打成一片。群众心里没有了顾虑,就会敞开心扉,说出真心话。”下访干部陈新杰深有感触地说道。今年以来,全区党员下访工作组共上户访问群众1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和各类诉求4000余条。
用情关爱
“真是太感谢了,社区干部居然主动为我们申请城市低保和大病救助。”近日,家住荆公路街道五皇殿社区的居民陈学生说起如今党员干部积极为民办事的行为,十分激动。原来,去年,陈先生的儿子患有尿毒症,初期治疗就花了近十万元。今年1月份,社区干部邓红英在小区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帮助陈先生的儿子申请社会救助,让陈先生省下一大笔费用。“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用真情去关心、关爱居民,才能够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邓红英说。
“基层干部要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必须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只有这样,困难群众才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临川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谢爱隆表示。在为民服务过程中,该区着力推进真心、爱心、耐心、恒心的“四心”工程,要求党员干部用真心换真情,用爱心暖民心,用耐心去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果。针对老年人多、困难群体点多面广、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该区广泛吸纳辖区内外的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爱心人士,成立“爱心联盟”,汇聚社会多方力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用力解难
“多亏了村干部的帮忙,让我这么大年龄还能够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6月18日,在龙溪镇陈园村的瓜蒌子种植基地,今年58岁的农妇徐梅花正在除草。陈梅花身体不太好,是村里的脱贫户。自前年村里发展瓜蒌子产业后,村委会将她介绍到基地上班,年收入近2万元。
民有所护,我有所应。该区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刻度尺”,聚焦就业创业、矛盾调解、生产生活等多个维度,积极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干部的“成效清单”,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章晋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