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构建“五维实践”育人模式

2025年07月22日15:43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深入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2025年大学生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自6月28日起,15支社会实践队、200余名师生分赴江西省10余个县(市、区),全面铺开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据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创新构建“五维实践”育人模式,组织院领导深入实践一线讲授思政微课,带领青年学子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体悟革命精神、参与传统文化传承以守护中华文脉、投身支教助学事业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开展产业调研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通过立体化、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子在赣鄱大地的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一线课堂”铸魂

烈日炎炎挡不住实践脚步,夏日关怀浸润着育人初心。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宁洁奔赴南昌县幽兰镇,看望慰问社会实践队师生,并现场讲授思政微课。宁洁不仅带来亲切关怀,更以幽兰这片红色土地为生动课堂,讲授一堂深刻的思政课,让红色文化在实践感悟中浸润人心。她动情地说,幽兰是一片红色沃土,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烈士。她指出,要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红色资源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信念、磨炼品质、增长才干。她勉励同学们勇担时代使命,将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优良校风、办学特色融入实践,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红色热土上展现师大科院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党政班子其他成员也分别深入各社会实践队,看望慰问师生,讲授思政微课,勉励青年学子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展现时代风采,努力成为新时代优秀青年。

“红色足迹”砺志

赣鄱大地红色印记熠熠生辉,各实践团队以红土地为课堂,开展“实践铸魂、行走育心”活动,感悟信仰力量。

“瑞”火照“于”途实践队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到长征渡口,用脚步丈量信仰厚度。在红井旁感受鱼水情深,大柏地弹痕墙追忆鏖战岁月,长征出发纪念馆铭记初心使命。实践队以文物为教材、旧址为课堂,开展沉浸式研学,解码红色基因,以红歌快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响赤诚。

“浔光筑梦 青禾向阳”实践队走进九江岷山乡金盘村,慰问烈士后代、对话老党员与老村长,聆听壮烈故事、忠诚誓言、实干事迹,在鲜活故事中感悟信仰力量,探索革命精神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野课堂”扶智

支教队奔赴乡村教育一线,以专业知识与温暖陪伴为留守儿童点亮梦想之光。

“青禾筑梦,萤火扬飞”实践队深入共青城市江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计多元化课程,将趣味破冰与手工创作结合,以“我爱家乡”绘画课培育乡土情怀。开设职业启蒙、红色教育、传统技艺体验等特色课程,特别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队员们通过互动游戏、艺术创作寓教于乐,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乡约艺夏”实践队赴甘露镇前山村,教唱《红星闪闪》等歌曲,将红色精神融入艺术教育。通过革命故事讲述、音符节奏游戏、舞蹈动作分解等互动,让红色文化更具感染力,在艺术熏陶中厚植爱国情怀。

“田野调研”赋能

在乡村课堂播种希望的同时,另一批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用知识服务地方发展,聚焦产业振兴开展调研,为地方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循光而行 青衿致远”实践队深入永修县红旗涂村,聚焦“虾稻共养”生态农业模式,以“三深入”调研法开展工作。深入田间考察“上半年养虾、下半年种稻”的轮作机制,探究粮食安全与经济效益双赢路径;深入技术调研,观摩无人机播种、科学移苗等智慧农业应用;深入劳动实践,赤脚下田拔秧、分苗、插秧,体验“三指提起,两指插下”的农技要领。

两支团队聚焦乡村产业模式开展调研。“婺水寻踪 知行润乡”实践队考察婺源“荷经济”产业链与蜂产业现代化发展,“共青薪火 栗耘兴乡”实践队通过“田间直播间”助农带货、设计农旅路线等方式,为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提供青年方案。

在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中,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赣鄱大地,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信仰,在文化传承中筑牢自信,在支教助学中播撒希望,在产业调研中贡献智慧,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使命担当。

(责编:毛思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