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师范学院赴上饶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豫章师范学院“新时代同心讲习”服务队走进上饶市横峰县、弋阳县等地,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调研等一系列“三下乡”社会实践。
红色宣讲润初心,革命薪火永相传。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教育基地内红旗飘扬,“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展演在此拉开帷幕。宣讲员们深情讲述陈赞贤、刘和珍等革命先辈的故事。随后,男声独唱、手语表演、朗诵、舞蹈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依次呈现,赢得阵阵掌声。
重走革命旧址路,筑牢信念定心神。服务队来到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的闽浙赣苏区革命旧址。志愿者们庄严地重温入团誓词。在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全体成员向烈士纪念碑行三鞠躬礼,馆内的历史照片、文献与文物,还原了闽浙赣苏区“红色政权理论”的实践场景。志愿者们还参观了多处革命旧址,通过革命后代的讲述,感受“苏维埃模范省”的革命荣光。
稻田躬身悟担当,劳动育人践初心。服务队志愿者走进横峰县葛源镇的稻田,在老乡的指导下学习插秧,从起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这场清晨的劳作,让志愿者们读懂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意。
老党员言传身教,红色薪火代代传。服务队走进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与老党员促膝长谈。80岁的老党员汪宸长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父亲追随方志敏的故事,叮嘱志愿者要弘扬方志敏革命精神。
追寻信仰的足迹,感悟方志敏精神。服务队走进弋阳县,在方志敏故居、纪念馆和漆工镇暴动旧址等红色地标回溯革命先辈足迹。方志敏故居的简朴陈设诠释着“清贫”内涵;纪念馆内的文物与照片勾勒出他为革命奔走的身影;漆工镇暴动旧址还原了1927年方志敏领导工人暴动的历史场景,让志愿者们感受到革命先辈在绝境中坚守信仰、向死而生的勇气。
推普调研助振兴,青春力量献乡关。服务队在横峰县葛源镇、弋阳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分别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开展调研活动。服务队分成小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两天内收集到400余份有效问卷;村干部和返乡创业青年分享的情况,让志愿者们意识到推普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服务队初步拟订计划,将开展相关课堂和培训,让语言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桥梁”。
此次实践活动构建起“理论学习——实地感悟——实践输出”的闭环育人体系,让青年学子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标。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以暑期社会实践为纽带,让红色基因成为铸魂育人的教材,让基层一线成为锤炼青春的舞台,引导青年学子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