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抚州市临川大力培育“归巢雁”壮大基层队伍

2025年07月24日11:59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雁行万里靠头雁。乡村要振兴,离不开“领头雁”。面对当前基层治理难、产业弱等困境,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充分发挥在外丰富的人才资源,大力实施“引才回巢”工程,通过精准引才、用心留才,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回到家乡,迅速成长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归巢头雁”,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和文化生活注入强劲动能。如今,“归巢雁”已经成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基层善治“有良方”

“自从李书记上任后,村里的矛盾纠纷少了,办事效率更加高效顺畅了。”日前,在临川区龙溪镇雷李村,村民高艳萍说起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凤,流露出钦佩的表情。

2年前,在外经商多年的创业能人李家凤回乡担任村党支书记,将企业管理经验“嫁接”到乡村治理:建立严格的村干部考核机制和限期办理制度,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和提高办事效率;实行村民议事协商,村内事务大家都可以当家作主。短短半年,村里就发生了明显变化,村级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李家凤乘胜追击,修建环村水泥路,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安装路灯、栽种绿化树,村里旧貌换新颜,雷李村一下子从落后村成为龙溪镇的示范村。

雷李村的蝶变,是临川区大力培育“归巢雁”充实村级党组织力量、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助力乡村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越来越多像李家凤这样的“归巢雁”,正带着新理念、新资源、新干劲,为家乡治理和发展助力。

产业发展“有良策”

“今年预计全年产值有80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7月22日,说起村里中药材蔓滕子种植,展坪镇马家村党支部书记张书华开心不已。

马家村属于丘陵地带,山地资源多,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2022年,在镇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在外办企业的村民张书华毫不犹豫返乡担任村支部书记。他眼光独特,看中马家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反复研究,决定引进中药材蔓滕子种植。不久,700亩荒山重新披上绿装,全部种上了中药材。2023年,蔓滕子全部实现挂果。今年,李书华趁热打铁,又增加了400亩种植面积,并采取油茶套种模式,不断提高亩产收益。

产业要振兴,村民要致富,人才是第一要素。该区深入实施“村社吹哨·才子报到”,稳步推进“人才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人才回巢工程。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为返乡的优秀人才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办公场所租赁补贴、税收优惠等多项扶持政策。推广“乡村振兴人才促进会”“乡村青年人才党支部”等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创业人才返乡加入村级党组织。截至目前,全区345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有200余名是外地返乡人员,带动发展乡村产业45个。

以文化人“有良法”

“篮球是一项需要创造力的运动,孩子们,你们在练习中要自由发挥,找到自己的节奏和风格。”今年暑假,河埠乡熊尧村专门开办了留守儿童假期篮球班,村党支部书记吴志强主动担任志愿者,教村里的孩子打篮球。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孩子们个个打得有模有样。村民们都说,有了篮球班,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吴志强是一名90后,大学毕业后在外省一家公司担任管理人员,收入较高。2021年,他得知家乡正在实施引才返乡工程后,辞去高薪工作,回到熊尧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为了将自己所学惠及更多村民,他在村里先后开办了“农民文化夜校”“留守儿童兴趣班”,新建了农家书屋和腰鼓队。此外,为活跃村民生活,他还多方筹资建设了村文化广场,让村里的留守妇女跳起了广场舞。

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临川文化,该区大力推进“文人返乡、以文化人”活动,吸引许多大学生、研究临川文化的学者返乡担任村干部,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振兴。(章晋辉)

(责编:毛思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