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帮帮团”帮出和谐来
——大余县发挥“银发人才”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王阿姨,我们来看您啦!”每周三上午,大余县城市社区建桂街社区江滨大厦内总会传出欢声笑语。退休职工肖和平带领“银龄帮帮团”志愿者来到独居老人王玉英家中,一边嘘寒问暖,一边仔细检查燃气阀门和电器线路。“有你们常来,我心里踏实多了。”王玉英握着志愿者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建桂街社区,像肖和平这样的银龄志愿者还有许多。近年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区治理新挑战,建桂街社区创新打造“银龄帮帮团”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服务升级等举措,让退休干部、职工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新活力。
这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中,65岁的老党员李树青总是冲在最前面。上周五,他带领志愿者挨家挨户排查消防安全隐患,耐心劝导居民清理楼道杂物。“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责任永不退休。现在每天为社区做点事,感觉整个人也年轻了。”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这支平均年龄60岁的队伍已累计服务超过370小时,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守护者”。
“多亏张师傅机警,我的养老钱才保住了。”家住中康路的居民周敏兰至今心有余悸。上个月,66岁的张强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成功阻止了一起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为周敏兰挽回了6万元损失。“银龄帮帮团”创新的“银发防诈”宣传,通过情景再现、案例剖析等形式,已让4000余名居民提升了防范意识。
“银龄帮帮团”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大余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充分发挥银龄志愿者在文艺、书法等方面的特长,用歌舞传递政策,用笔墨书写文明;在红色故事会上传承红色基因,在邻里文化节上凝聚人心,将政策宣传巧妙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他们阅历丰富、时间充沛,长期生活在社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城市社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银龄志愿者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还是社区建设的智囊团,更是基层治理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大余县城市社区深入挖掘“银发人才”资源,积极探索离退休党员、职工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组织体系、健全动态管理运行机制、搭建志愿服务与建言献策平台,广泛组织引导低龄健康、热心公益的老同志120余人,成立“银龄帮帮团”等志愿组织,在政策宣讲、矛盾调解、安全巡查、反诈宣传等领域发挥余热、贡献力量,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银色动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