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力行悟初心 文明新風潤滿城

漫步共青城,一條條街道,一座座公園,一個個綜合文化站,無不折射出新時代文明的符號和氣息。圖書館內書香陣陣﹔博物館及“共青精神”體驗園內,墾荒時期的歷史展品訴說著共青城市的發展脈絡……打造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助推共青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舉措之一。群眾喜歡什麼、期盼什麼,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就要展現什麼、推進什麼。共青城市陸續構建了包括市文化館、市博物館、鄉村(社區)文化服務站(室)在內的多級文化服務體系,並不斷提高公共文化陣地的利用率和實效性,全方位服務市民文化生活。
搭戲台 擴展文明實踐陣地
“村裡要唱戲了,大家伙兒早早把手頭的農活兒忙完,一起去看戲呀!”近日,在蘇家垱鄉開福村,村民們拿著小凳子趕到村裡小廣場,搶先佔好最佳的觀看位置。根據村民愛聽西河戲的習慣,開福寺村創新理論宣傳方式,組織老戲曲師傅將防溺水知識等理論知識改編進西河戲,並通過“每周一場戲”,用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了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開福寺村還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將“戲台變舞台”,開展了村小組春節聯歡晚會、重陽老人歡聚一堂話家常、外嫁女回娘家走紅地毯、太極拳訓練等活動,獲得一眾好評。
為促進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深入延伸,最大限度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在實處,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共青城市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舉辦了“讀好書”全民閱讀讀書會10次﹔制作了快閃視頻、送戲下鄉11場,送電影下鄉200多場,持續開展送書下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創平台 豐富新時代文化內涵
“這裡可以交到很多朋友,還可以看書、寫字。” 暑假期間,甘露鎮中心小學學生李詩語過得十分充實和開心。每天,她都會來到甘露鎮綜合文化站,在圖書閱覽室裡寫作業、看書、剪紙、下棋。甘露鎮綜合文化站的“前身”是原米糧鋪地毯廠。2018年,共青城市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和資金,投資350萬元,將原米糧鋪地毯廠的破舊廠房、辦公樓進行改造提升,建成了集鄉創中心、文體活動、教育培訓、圖書閱覽、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文化體。“這裡可以提供多樣文體活動,有圖書閱覽室、周末電影院、文化站廣場,雙桂社區‘心連心’課堂也設在這裡。”甘露鎮雙桂社區基層黨建宣傳員鄒麗立表示,這裡是一個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群眾每天六點半就會陸陸續續過來,到晚上八點都還有居民在這裡跳舞。”
近年來,共青城市不斷搭建文體活動平台,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2018年,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了一座陳展面積6700平方米,總藏品6869件的市博物館,年接待服務群眾約20000人次,成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紅色精神的重要載體。鄉鎮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也在不斷加強。截至今年7月,已建成茶山街道綜合文化站、甘露鎮綜合文化站等6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成了60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62個農家書屋,40個應急廣播點,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率100%,行政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達到100%。
豐內容 傳遞新時代文明正能量
近日,在富華山景區,紅領巾講解員周小琳用稚嫩的聲音,繪聲繪色地為游客講解共青城的歷史。紅領巾講解員自信、大方的講解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游客們駐足聆聽,贊不絕口。紅領巾宣講員志願服務項目是由市文明辦、富華山景區、各小學校志願服務隊負責實施,通過邀請富華山景區的講解員實地講授講解技巧,以開展培訓營的方式培養“紅領巾宣講員”。宣講員利用清明、國慶、雙休等節假日時間到富華山景區、金湖鄉“共青精神”體驗園、甘露鎮“墾荒1955”冷水凹墾荒紀念園等地進行義務宣講,用他們自己的感悟講述共青城墾荒歷史、弘揚“共青精神”,成為共青城紅色旅游的一道靚麗風景。截至目前,紅領巾宣講員先后接待外地前來參觀學習的黨政社會團體等2000余人。
近日,江西青年職業學院青少年教育系暑期“三下鄉”志願服務隊到甘露鎮創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百年征程傳薪火,紅色經典潤鄉土”活動。面對一顆顆求知若渴的心,同學們紛紛拿出看家本領,有的教音樂、有的教美術、有的教跳舞、有的教手工……課間還陪孩子們一起游戲、閱讀、講故事,現場彌漫著歡樂的氣息。此次活動讓孩子們學到了寶貴的知識,收獲了陪伴的幸福,對“三下鄉”志願服務隊的同學們也是一次很好的再教育、一次自我的升華,讓他們收獲了老人、孩子們的信賴和喜愛,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當晚,創業社區和“三下鄉”志願服務隊聯合舉辦了“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文藝匯演,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觀看。整場演出內容豐富,歌曲、舞蹈、小提琴演奏、朗誦等12個節目輪番上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裡。近年來,共青城市依托各級文明實踐陣地,圍繞服務鄉村振興、生態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以紅色為底色,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實踐活動,為基層和群眾提供理論宣講、文化技能、法治宣傳、科學普及等專業志願服務。文明城市之美,美在“顏值”,更美在“氣質”。在持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過程中,共青城市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由表及裡立體推進,讓新時代文明滋養人心,推動這座城市不斷闊步向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