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政務要聞江西黨建市委書記之聲理論學習組織人事基層黨建反腐倡廉英雄烈士譜地方領導留言板
人民網>>江西頻道

把“暖心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讓“幸福東湖”觸手可及

2021年12月23日09:57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今年以來,南昌市東湖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健全區、鎮(街道、管理處)、村(社區)三級聯動工作機制,以基層民生需求為導向,廣泛聽取民意,不斷凝聚基層治理工作合力。線上線下齊發力,使基層治理更精細化、人性化。暖心與實事成為了當下東湖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問需於民 線上線下聚民意

“我看到陽明路那邊好多座椅,我們小區這邊比較少,我想社區多安裝一些座椅。”“我們單元樓道燈很少,晚上回去不方便,我想社區幫我們安裝電燈。”近日,南昌市東湖區豫章街道聆江社區舉行“轉作風 順民意”暖心實事工程征集會。近30名社區代表匯聚一堂,暢所欲言。

“黃大爺,您有什麼心願嗎?”江藥社區書記熊飛霞來到居民黃定儀家中。

“我想要一個可愛的小書包”“由於耳朵不好使,希望能有個助聽器”“安裝休閑椅”,在戴家巷社區,種下了這樣一棵特殊的“暖心心願樹”,寫滿了居民群眾的微心願。

12月8日,東湖區通過微信公眾號“南昌東湖區發布”開展意見征集活動,全區各個街道多個社區的居民踴躍發言,留下了自己的“微心願”。

近日,東湖區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公開征集,線下通過居民代表會議以及入戶隨訪等多種方式廣泛征集民意,實現“線上全聯通、線下全聯系”,及時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與訴求,把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讓基礎問題在家門口得到解決。

據悉,11月底,東湖區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三問一說”工作法與基層民主協商機制相融合,在全區開展村(社區)“轉作風 順民意”暖心實事工程。首批投入財政資金1110萬元,按每個村(社區)10萬元的標准安排暖心實事項目經費,聚焦群眾身邊的“微環境”,精准對接民之所需,提供暖心細致服務,解決基層群眾關注度高、受益面廣、貼近居民、貼近生活、群眾熱切希望解決的暖心實事,不斷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問計於民 多元主體齊參與

基層治理不僅是社區治理,更重要的是形成並完善以黨的領導為引領、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為支撐的治理體系。東湖區積極探索黨領導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方法,堅持政府主導,健全區、鎮(街道、管理處)、村(社區)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形成各職能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引導各類組織和黨員群眾積極參與。

百花洲街道火神廟社區中山城小區地處商業繁華的鬧市中心,由於小區管理不善造成基礎設施損毀、環境衛生臟、亂、差﹔小區業主與物業之間溝通不暢,與業委會之間隔閡較深﹔業主們怨聲載道。

近年來,在社區黨委的引領指導下,充分發揮業委會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黨員作為小區改造當中的骨干核心力量,積極探索小區治理“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三自”新模式,不斷完善小區自治功能。

與此同時,基層治理也激活了群眾參與性。在社區黨委的引領下,廣大黨員、業主以“用心做小區事、用愛待小區人”的工作理念,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努力,該小區已改往日面貌。硬件建設逐步完成、相關制度不斷完善、安保工作走向正軌、環境衛生更加清潔、鄰裡之間和睦相處、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有事多商量。”社區主任陳金香說,在小區改造當中,業委會黨支部組織召開業主大會、並通過基層民主協商會,廣泛聽取業主們的意見和建議,補足小區短板,滿足業主們的需求。

杏苑社區位於永外正街120號,鄰近城市主干道南京西路。小區內隻有20世紀80年代建成的4棟小樓,改造前其房體外牆和院子環境十分老舊,改造后原來坑坑窪窪的院子鋪上了水泥地面,下水道淤泥清掏一空,低矮的破磚牆消失了,斑駁的圍牆變成了內容豐富的文化牆,小區還多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永外荷苑”。“小區內如何管理,政府隻能牽頭,具體得靠居民配合。”杏苑社區主任周莉芳說,通過小區居民議事會的多次協商,最終大家議定從小區40個停車位中拿出12個車位對外收費,利用收取的部分費用反哺小區的日常管理維護。

問效於民 贏得群眾“好口碑”

近日,走訪多個社區,了解社區居民對於老舊小區改造后的滿意度。

楊家廠社區於11月完成特色樓院微改造,將破舊不堪的小區改造成具有特色的可在樓道健身的“健身樓”,可在樓道共享日常用品的“便民樓”。

居住在“健身樓”的胡建萍從上世紀末就居住在楊家廠社區,對於社區的變化,她十分滿意。“相比在健身房花錢、花時間,上下樓梯健身方便又省錢。”胡建萍女士說,她還報名了社區開辦的空竹培訓班,每天早晨在家門口的庭院裡抖空竹。

居住在“便民樓”的舒偉克大力贊揚小區的這次特色微改造。舒偉克在此生活了三十余年,起初對一些居民將私有物品放置在樓道口,佔據公共空間頗有微詞。時間久了發現,他自己也會時不時將家中物品放在樓道中。這也使他逐漸理解到有些居民確實不太方便把這些東西帶回家中。因此,得知社區在樓道口安裝一個便民櫃,舒偉克舉雙手贊成。

北京西路社區的留盔路11號居民樓完成微改造,主要涉及路面硬化、牆體粉刷、線纜整理等。潔白的圍牆、寬闊的庭院、平整的水泥路,幾位老人正坐在一起嘮家常。

劉馮珍是原來南昌市廣告裝潢印刷廠的廠長,從工作到退休,再到現在,她一直住在留盔路11號,這一住就是近40年。“最早,門前這塊空地是個池塘,環境很好。”劉馮珍說,隨著時間的增長,這裡的環境越來越差。社區沒有照明燈,道路積水成泥,地上雜草叢生,電線亂得像蜘蛛網······這都給她以及每一戶居民的衣食住行帶來不少麻煩。“過去的庭院雜草叢生,蒼蠅漫天飛,平時都不敢出門。這次的改造使整個庭院煥然一新,我們很多老人家都非常高興,天氣好的時候一起出來晒太陽,聊聊天。”

民生工程服務民需、尊重民意、體現民願。東湖區著力推進全區基層干部作風整頓專項行動暨村(社區)“轉作風順民意”暖心實事工程,著眼解決當前全區基層干部作風建設突出問題和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改變基層干部隊伍作風,以優良作風引領“轉作風順民意”暖心實事工程向深裡走,向實裡走,將暖心實事工程真正辦成居民心坎裡的“民心”工程。(陳孝)

(責編:邱燁、帥筠)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