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江西要聞

正確認識和把握“強省會”戰略

2021年12月23日07:13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強省會”戰略,在全省上下引起熱烈反響和關注,也引來各種各樣的分析和評論。立足新一輪區域競爭,正確認識和把握“強省會”戰略,需要澄清和消除對這一戰略的誤解和疑慮。

歸納梳理對“強省會”戰略的不同認識,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認為“強省會”戰略與當前強調的協調發展不相符﹔二是認為就區域發展而言,做強省會,將導致資源被省會“虹吸”,不利於域內其他地方發展﹔三是認為“強省會”是省會人的事,與省會之外的人沒有關系。

進入“十四五”,“強省會”一詞頻頻見諸媒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長沙、石家庄、福州、貴陽、太原、濟南、南寧、武漢、鄭州、昆明、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省會城市,都提出了“強省會”戰略或強中心城市戰略,超過全國省、自治區省會、首府的半數,一些首位度並不低的省會城市,還迅速出台了操作性極強的具體實施意見。“強省會”之所以成為多地發展的戰略性安排,是經濟發展和區域發展的規律使然。從城市化發展趨勢看,提高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已成為各地培育建設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重要抓手。省會城市作為區域內行政資源、人才資源、科技資源、金融資源等發展要素的集中承載地,在成為省域發展引擎方面,有著先天優勢,特別是那些省會城市獨大的省份,省會成為首選地,合情合理。協調發展並不是發展的平均主義,也不是發展的齊頭並進。“萬山磅礡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這句話,用在“強省會”戰略的旨趣上,同樣是貼切的。

“強省會”戰略會不利省域其他地方發展嗎?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在省黨代會報告中,我們既看到“強省會”戰略,也看到建設九江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贛州省域副中心城市、上饒和宜春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規劃,更看到重點產業和功能的全省性布局。每一個設區市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都融進“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的全省“一盤棋”中。那種把一個地方的發展,看成是另一個地方發展的對立面的觀念,是有害的。至於“虹吸效應”,以2020年南昌22.4%的全省經濟總量佔比,無論是對省域內資源的“虹吸”,還是對發展的輻射帶動,都還是有限的。在今年的江西智庫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王耀南提出了一個對策報告,談到江西區域發展時,他說:“目前贛西地區對接長株潭,贛東地區對接江浙,而贛南地區對接海峽兩岸和珠三角,全部對接別的省份,忽略了本省核心的建設。”這席話,讓人深思。這至少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沒有一個“強省會”的引領帶動,其他地方的發展主導權旁落,將是大概率事件。

“強省會”,強什麼?提高自身的經濟總量,提高在省域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是題中要義。一座省會城市有沒有“存在感”,經濟總量是一個重要指標,但這不是“強省會”戰略的全部。11月4日,省委書記易煉紅在南昌調研時,明確要求“推動南昌經濟首位度大幅提升,推動經濟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大幅提升”,同時也要求南昌在引領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引領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引領保障改善民生、引領創新社會治理、引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六個方面率先“作示范、勇爭先”,再展英雄城雄姿。這表明,“強省會”的要求是綜合性的、全方位的,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的“強省會”。單純追逐經濟總量規模擴張、不計代價追求GDP高增長,既不符合時代要求,也不是“強省會”的目標。

“強省會”僅僅是省會人的事嗎?這個看法不值一駁。“強省會”固然要省會人苦干、實干,但共襄才能成大事,這是簡單的道理。目前江西發展勢頭正勁,省會強則全省強、省會興則全省興。“強省會”實現之日,一定是江西崛起之時。(阮啟祥)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