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2021年12月24日07:20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在美麗富饒的贛東北大地,矗立著一座人類早期文明的豐碑,這就是世界稻作和陶冶重要遺址——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冬日暖陽下,大源盆地的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猶如兩顆飽滿的稻粒,閃耀著熠熠光澤。

1.2萬年前,先民聚居萬年大源仙人洞,洞穴空曠幽深。女人一邊用骨針縫制獸皮,一邊在魚骨上劃下刻痕,用神秘符號記事。腳邊燃起篝火,陶罐裡水汽沸騰、米粒翻滾,散發著陣陣清香。洞外,河水清澈、怪石嶙峋,捕魚狩獵的男人,滿載一天的收獲,循香而歸……

1993年和1995年,著名農業考古學家馬尼士、嚴文明率領中美考古隊,兩次來到了大源盆地,發現2萬年前的夾粗砂圜底陶罐,這是人類已知最早的陶器﹔還發現了1.2萬年前人工栽培稻植硅石遺存,把世界水稻生產史前推4000至5000年,震驚了世界農業考古學界。

數年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來到萬年,寫下了“野稻馴化、萬年之源”的贈言。

“野稻馴化起於是,燒土成器始於斯,刻符記事源於此,物食易換發於茲”。萬年的萬年,是怎樣一片神奇的土地?

記者帶著對萬年稻作文明的強烈探究欲,來到大源盆地,聆聽關於稻與陶的傳奇故事……

發現“改變世界的種子”

“在西亞,人們發現了兩河流域的原始農業初期遺存﹔在美洲,也有墨西哥高原上的原始農業初期遺存。然而,作為水稻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的中國,很長一段時間,竟沒有原始農業產生階段的遺址發現,給華夏文明的歷史留下了一段遺憾和空白。”今年71歲的萬年縣博物館原館長王炳萬一直致力於稻作文化的研究,一提起中國稻作,他的眼睛裡閃著光。

1993年,中美農業考古學家,開始在吊桶環與仙人洞進行全面的考古發掘工作。無數個日夜,王炳萬和他的同事們走遍萬年的山山水水,鍥而不舍地尋找先人的足跡。而仙人洞和吊桶環,是他作為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幸運之地,在國外的考古雜志上,吊桶環以他的姓氏命名為“王洞”。王炳萬說:“我在萬年跋山涉水、尋尋覓覓之時,總感覺和這片土地上的先人,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心靈默契。”曾經被很多人忽略的器物和跡象,進入他的視野之后便燃起耀眼的火花,指引著他追根尋源,走向歷史的深處。

大源盆地東西長約4000米,南北寬約1000米。北面是石灰岩構成的大、小荷山,相對高度在50米至300米之間。仙人洞正處於盆地西北的小荷山腳,面向東南,洞口頂部海拔高度35米許,底部高出洞前稻田一米許。洞口開闊向陽,並向前伸展。

進入洞內,始窄而后寬,最寬處達25米,長60米,高2米至9米不等。南北各有大小四個支洞,北邊的支洞東端有一洞口可通洞外。洞內夏涼而冬暖,遠古先民就在此處避風雨、御嚴寒,休養生息。

吊桶環則位於仙人洞西南面的條形山崗上,海拔約96.2米,高出地面約30米,與東北方向的仙人洞直線距離約800米。吊桶環形似洞穴,其實是前后通透的崖棚。

“大源盆地這種有山、有水、有濕地的環境,還有這一高一低兩個天然洞穴,的確是人類得天獨厚的生存之地,為遠古人類生存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周廣明說。

“植硅石分析方法,是中美農業合作考古項目中用以發現和鑒別稻谷遺存的主要植物考古學手段。”周廣明娓娓道來:“在仙人洞與吊桶環各地層所採40余個樣品中,考古隊找到了1600余個各種植物的硅酸體,其中包括600余個稻屬植硅石的個體。他們還利用多元分析的統計學方法,區別出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不同形態和分布規律。”

這些研究表明,在吊桶環中石器時代即距今1.2萬年前的地層中,有大量人工馴化的稻屬植硅石,這在我國長江流域還是首次發現。這種水稻兼具籼、粳稻特征,是一種由野生稻向人工馴化稻演化的古栽培稻類型,它是現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這些發現有力証明,贛鄱地區是亞洲和世界稻作農業重要的發祥地。

“通過仙人洞和吊桶環的發掘以及多學科的檢測,發現了許多以前沒有人知道的舊石器時代的事。這個我們不了解的時代,是農業考古第一次發現了人類稻作栽培的証據。通過國際合作調查,我們可以再寫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馬尼士如是評價。

2010年,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

見証遠古文明的“中國第一陶罐”

隨著人類從攫取經濟過渡到生產經濟,人們開始定居下來。除了農耕外,開始了發明陶器。“水火既濟而土合(宋應星《天工開物·陶埏》)”。自從有了陶器,人類可以貯水以備隨時飲用,更可蒸煮熟食。陶器的發明是原始社會科學技術的一次飛躍,它是人類遠古文化史上劃時代的創造,是考古學上被稱之為新石器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之一。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另一項驚世發現,就是出土了距今2萬年的早期陶器,這是當今世界范圍內年代最早的陶器之一。

“根據考古資料,至今在中國多地發現有早期陶器的遺址。然而,各地發現的早期陶片數量普遍偏少,如湖南玉蟾岩早期陶器僅見幾件殘片,而仙人洞與吊桶環出土的早期陶片達890余件,並出土了一件后來被復原的直口深腹圜底罐。”萬年縣博物館館長王團華說,僅就目前已有資料可明証,它是中國境內至今發現的早期陶片遺址中最為豐富的一處,也可以說年代最早的一處。

“從這些陶器的器型看,制作比較原始,質地粗糙,結構疏鬆,胎體厚重,表面凹凸不平,器形不甚規整,厚薄不甚均勻,這也是早期陶器最顯著的特點。”王炳萬補充道。

直口深腹圜底罐,是目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件較為完整陶器,因此,學界曾譽稱為“中國第一陶罐”,目前珍藏在國家博物館。從這個陶罐粗粝拙朴的憨態中,人們能發現人類最早的智慧“密碼”。那是先民越過山崗、潛入洞穴,從漫長的遷徙,神秘的隱遁和深邃時光篝火裡淬煉出的成型陶器,是原始家園向后人發出的文明信息。

“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是人類走向文明道路上的一個深深的腳印。”周廣明介紹,出土的陶器雖然原始、古朴,卻掀開了江西先民生產陶器、創造陶器藝術的歷史。進入到新石器時代早期,他們掌握了簡單的窯爐技術,並能初步掌控燒成溫度。他們還使用刻劃、壓印或戳印技法,在陶器上裝飾條紋、粗繩紋、網結紋和編織紋,針對一些細小的紅陶器,則採用細膩的細繩紋、藍紋和方格紋進行美化,由此創造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印紋陶紋飾。

2萬年來,在江西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先民們從原始捏塑制作粗陶,到精煉胎土拉坯成器,相繼生產了紅陶、灰陶、黑陶、印紋陶、原始瓷器和早期青瓷,最終在漢代燒制出了真正成熟的瓷器。或許可以說,沒有萬年仙人洞陶器的發明,就沒有景德鎮作為“瓷都”的異彩和輝煌。

中華大地原始文化的明珠

仙人洞先民用智慧的頭腦和藝術的創造力,繪制了一幅人類“童年時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這是一個野蠻與文明分野的時代,它對隨后的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還是在萬年,我們從貢米飄香的荷橋,從商周陶片俯拾皆是的齋山,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不斷進步的歷史遺痕。發掘與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文明,尋找人類文明足跡的起點,是新時期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今天的萬年,這個早期人類文明之光閃耀的地方,傳承和弘揚稻作文化的全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萬年貢米,顆顆芒似針、形若梭、白如玉。民間傳說,萬年貢米被送入宮中,煮之軟而不黏,柔糯可口。明太祖朱元璋食用后大悅,下旨“萬年貢米,代代耕作,歲歲納貢”。

原產於萬年縣的萬年貢米,是帶有顯著野生稻特性的原始栽培稻品種,在該區域已形成“從野生稻、人工馴化,過渡到萬年貢米,發展為目前栽培稻”這一水稻形成與發展的清晰脈絡。

為傳承稻作文化、打造“中國國際稻米城”,2008年,萬年縣組織有關人員前往湖南省長沙市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程拜會“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他尋求支持與合作。袁隆平在仔細看了萬年貢稻“芒谷”的稻穗、稻種后高興地表示,要將萬年貢稻的稻穗保存於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物館,以供展示與研究,並將稻種送海南進行培育。

仙人洞與吊桶環的悠久歷史及其創造的古老文明,是人類祖先留下的一筆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保護好兩個洞穴及大源盆地的生態環境,多年來,萬年在加大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力度的同時,全面規劃,合理利用,使兩個世界級的考古洞穴及周邊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張 衍 毛江凡)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