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江西要聞

魚類資源在恢復 生活有了新奔頭

——江西省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見聞

2021年12月24日07:12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12月15日,距離2020年1月1日我省實施禁捕退捕政策已近兩年。洗腳上岸、開啟新生活的退捕漁民轉產就業情況如何?重點水域水生物種恢復情況如何?近期,記者深入鄱陽湖區一探究竟。

從捕魚人變成了護漁人

初冬時節,九江市水產科研所在鄱陽湖鬆門山水域監測長江刀魚種群情況。“刀魚在鄱陽湖洄游期一般是三四月份,這個季節還能監測到刀魚,非常難得!這是鄱陽湖生態改善的標志。”該所高級水產師高小平興奮地說。

“現在我們巡湖,魚多得跳到船上來,但以前可不是這樣。”在鄱陽湖捕了二十多年魚的永修吳城村民熊宏偉說,很早以前他捕的魚蝦又大又多,近年來個頭越來越小、數量越來越少。

不能再捕魚后,熊宏偉考取了船舶駕駛員証,從捕魚人變成了護漁人。他說:“看著這片水域越變越好,作為長在湖邊的人,禁捕退捕我舉雙手贊成!”

“帶領更多漁民在岸上就業”

禁捕退捕如何禁得住、退得出,關鍵在漁民。都昌縣周溪鎮是漁民較多的鄉鎮。“不讓捕魚,生活沒著落,就像人沒了精神支柱。”曾經的漁民、現在的江西金豪貝殼工藝品廠廠長曹金亮坦率地說,那時的他很茫然,如何養家糊口難住了他。

因父輩接觸過貝殼加工生意,曹金亮用國家回收漁網和過渡性補助資金創辦了一家珠貝加工廠。為提升工藝、拓寬銷量,當地政府找來珠貝技術專家,幫助他轉產做大。從最初兩三人的小作坊發展到現在十余人的加工廠,曹金亮感慨道:“上岸開廠,比湖上捕魚更安全,收入還比以前高!我打算帶領更多漁民在岸上就業。”

目前,我省建檔立卡的6.82萬名退捕漁民已全部簽訂退捕協議、注銷捕撈証,其中符合條件的6.3萬名漁民納入了養老保險,5.15萬有就業意願和能力的漁民轉產就業,開始了新生活。

綜合施策構建長效機制

為解決鄱陽湖水域面積大、禁捕退捕執法難問題,我省已建立相關部門聯防聯控機制,建成了“智慧漁政”監管系統,實現了水陸空全方位、重點水域全天候執法監管。同時,實施轉產就業“1131”計劃,以專場招聘、創業培訓、提供公益性崗位等舉措,幫助退捕漁民轉產上岸,並落實其就醫、住房安置、子女就學、特困救濟等保障措施。

省科學院研究員戴年華認為,能否實現漁民的轉產就業,是建立禁捕退捕長效機制的關鍵。給漁民提供技能培訓,並幫助找到對路的就業崗位,能賦予漁民生活信心,確保他們退得出、穩得住、有保障、能致富。(陳 暉 吳雅雯 記者 楊碧玉)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