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江西要聞

致敬忠魂 修繕故居

2021年12月24日07:13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初冬至,寒風起,著名抗日英烈鐘效培的家鄉——興國縣埠頭鄉龍砂村卻暖意濃濃。鐘效培烈士的“女兒”謝海京、侄子鐘標元及孫子(過繼)鐘貴明、鐘春明、鐘益明等后人,與鄉、村干部及村民理事會成員齊聚一堂,共敘親情、鄉情,緬懷忠烈,商議故居修繕,並計劃冬至時節赴山東祭掃鐘效培烈士,感恩齊魯鄉親守護烈士忠骨墓79年。

鐘效培系我國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1942年11月,時任中共山東省委青委書記的他在萊蕪反“掃蕩”戰斗中,為解救200余名村民而壯烈犧牲,年僅28歲。從此,他長眠於齊長城腳下。79年來,齊魯百姓一代接一代自發守護其忠骨墓,演繹出守墓人尋親,革命家、軍事家耿飚之女耿焱助力尋親,烈士后人祭親,贛魯兩地互為省親等暖心故事。就此,本報曾於7月16日刊發《贛魯情深 血脈相連》長篇報道,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贛魯兩地反響尤為強烈。

每當談起該報道,鐘效培烈士后人及龍砂村村民均感慨不已,對烈士多了一份敬仰之情,同時對齊魯鄉親添了一份感恩之意。他們表示,每次讀到報道中提到有關房公訓老人於2009年獨自前來興國尋親,因烈士后人都在外地務工而未如願,難過地走進廢棄多年的烈士故居,深情撫摸大門石柱、門檻,然后含淚返回山東等內容時,都深感愧疚。因此,修繕故居、致敬忠魂成了大家共同的心願。

鐘效培烈士故居系鐘家祖屋,始建於民國時期。因年久失修,6年前故居坍塌,如今已成廢墟。該祖屋不僅烙下了鐘效培成長並走向革命道路的印跡,還留有房公訓老人千裡迢迢尋親的身影。而烈士后人基本上是技能單一的農民,經濟條件有限,無力修繕祖屋。他們期盼外界相助,盡早修繕鐘效培烈士故居,將其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家風,共促鄉風文明。

鐘效培烈士在家中排行老大,是鐘標元的伯父。鐘標元與鐘貴明兄弟三人的父親鐘錝元(鐘效培繼子,已去世)均在祖屋出生、成長,十多歲后才隨父輩遷往新居,祖屋因此一直閑置。數十年來,老宅失修,牆體老化,屋梁腐爛。

11月7日,記者走進龍砂村,隨鐘效培烈士后人探訪鐘效培烈士舊居遺址,但見坍塌的老宅廢墟雜草叢生,房梁、石柱、門檻、門窗等散落一地。寒風刮來,廢墟中的雜木枝條拍打著殘垣斷壁,發出“啪啪”響聲,仿佛述說著鐘效培的童年往事。鐘標元走近倒塌的老宅大門,持木棍撥出草叢中的石柱、門檻,蹲下身子用手輕撫,感覺觸摸到自己兒時的記憶,更觸摸到伯父的忠魂。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埠頭鄉黨委政府曾委托相關施工單位設計翻修方案,欲籌集資金對鐘效培烈士故居進行修繕保護。但受故居產權糾紛等因素影響,修繕計劃被迫擱置。

龍砂村干部及村民談起鐘效培烈士,個個肅然起敬,且親切地稱烈士為“效培”。鐘國選等村民理事會成員均表示,效培是其父輩兒時好伙伴,他們是在聆聽效培的故事中長大的,如今眼睜睜看著效培居住過的老宅坍塌,心裡很難過,感覺對不住效培。

新當選的龍砂村村支書鐘貞湖表示,他就任時曾下定決心,要為村裡做三件好事,其中一件就是修繕鐘效培烈士故居。故居(含院子)佔地面積達六七百平方米,需要一筆不菲的修繕資金。他和鐘國選等村民呼吁上級部門或社會機構予以援助。全村人願意隨“份子錢”,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早日修繕故居,告慰忠魂。

謝海京說,母親呂繼鸞作為鐘效培烈士的結發妻子,生前非常敬重鐘效培。她和兩個姐姐與鐘效培雖無血緣關系,但在她們的心裡,鐘效培也是她們的“父親”。如需募集資金修繕鐘效培烈士故居,她們定將以“女兒”的身份盡綿薄之力。

興國縣埠頭鄉龍砂村和萊蕪區茶業口鎮雙山泉村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因鐘效培烈士而親如一家。房公訓兒子房寬明、第二代守墓人房公平及其他雙山泉村民獲悉鐘效培家鄉欲為其修繕故居,均激動不已。他們說,“鐘效培早已是雙山泉村百姓共同的親人,俺們也願意積極參與。”

興國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范縣、紅軍縣、烈士縣和將軍縣。全縣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3179人,僅龍砂村包括鐘效培在內就有45名烈士為革命英勇獻身。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奮斗之志已成為全縣百姓的自覺行動。

埠頭鄉黨委委員葉遠龍、興國縣革命歷史紀念館副館長劉宗華均表示,鐘效培烈士犧牲並長眠於齊魯大地,但永遠活在家鄉人心中。下一步,鄉裡及紀念館等部門將想辦法通過申請相關項目等渠道,爭取專項資金,按照“修舊如舊”原則修繕鐘效培烈士故居,並將其作為縣級文物進行管護, 讓更多人在此汲取前行的力量。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記者 祝芸生 童夢寧)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