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人民日報看江西

“示范中心就是我的家”

本報記者 王 丹
2022年10月09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水稻畝產從300余斤提升至800斤、蛋雞產蛋率由50%提升至80%、引入火龍果苗等收益較高的經濟類作物……非洲西部傳統農業國多哥的民眾,正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中國援多哥農業技術示范中心(以下簡稱“示范中心”)項目帶來的好處。

  多哥農業人口佔全國人口的67%,水稻和玉米是主要農作物。長期以來,受觀念、種植技術、基礎設施等因素限制,當地稻谷和玉米單產均很低,難以滿足本國糧食需求,種植者也無法通過農產品獲取更多收益。

  2010年,在距離多哥首都洛美西北部約16公裡的桑蓋拉地區,由江西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示范中心正式建成。2021年10月,項目方開始自主運營。示范中心佔地約150畝,開展的工作包括農業培訓、技術示范、農機推廣等。

  在示范中心工作的喜馬拉,是中國先進農業技術落地多哥的見証者和受益者。喜馬拉出生於多哥北部城市卡拉市,那裡的農民大多靠種植玉米為生。為謀生計,喜馬拉離開家鄉,來到洛美打工。“示范中心初建時,我只是在這裡做泥瓦工。”隨著示范中心工作的全面開展,喜馬拉積極參加各項培訓,掌握了許多種植和管理技術,逐步成長為示范中心的人事經理兼農業技術主管。

  第六期水稻種植技術培訓班學員科瑪拉同樣受益於項目培訓。科瑪拉的家鄉位於策維埃市,上世紀80年代,中國曾援助多哥在此興修水利,開辟出近300公頃的水稻產區,這裡至今仍是多哥面積最大、最主要的水稻產區。

  科瑪拉家有75畝水稻田。過去,他採用傳統的育秧移栽方式,水稻畝產隻有500斤左右,通過在示范中心學習水稻直播技術,現在水稻畝產提升至近1000斤。“這幾年,我們家還購置了大米加工設備,開始銷售成品大米了!”科瑪拉樂呵呵地說。

  據了解,示范中心共舉辦19期農業技術培訓班,為多哥培訓農業技術人員近千人次。現在,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戶希望有更多增收,創收方法也不斷更新——

  2016年,示范中心引入先進的蛋雞養殖設備,吸引了不少當地官員、農戶前來參觀學習。“示范中心還建成了多哥最全面的水稻種植加工綜合示范基地,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駐示范中心負責人羅來輝告訴記者。

  2017年,示范中心引入來自中國海南的紅心火龍果種苗,如今已繁育20畝種苗,預計畝產超5000斤。未來產品可以銷往周邊國家、中東地區及歐洲國家。“示范中心就是我的家,中國朋友就像我的家人一樣,支持我、幫助我。相信隨著我們的農產品銷路廣開,大家的生活會越過越好。”喜馬拉對美好的未來滿懷憧憬。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